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甘肃北山塔水地区构造变形与大水锰矿带控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4:31
【摘要】:塔水地区位于北山裂谷系北缘,受红柳河和星星峡断裂构造的控制,构造变形复杂,同时研究区也是锰矿的潜力区。开展塔水地区的构造变形研究对理清大水锰矿控矿地质条件,指导区域找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截切关系的野外地质调查,给塔水地区划分了变形序列,分析了锰矿围岩与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构造变形与锰成矿控矿关系研究,并得出以下认识与结论:1.研究区构造变形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轴迹走向NEE向紧闭同斜褶皱;第二期为轴迹走向NNW、轴面倾向NEE的斜歪倾竖褶皱,二者为横跨叠加,根据侵入褶皱地层的塔水岩体年龄为383-412Ma;可以推断两期褶皱发生在早泥盆世之前;第三期为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层,主要受红柳河断裂左行走滑剪切变形作用影响,变形时间可能为早中生代;第四期为走向NE—SW和NW—SE的共轭脆性断层,变形时代为新生代。2.大水锰矿带内花坪、大水和塔水三个锰矿点的含锰层位主要是上震旦统,该区锰矿石主要以胶状-胶结状锰矿石为主,矿石矿物为硬锰矿,化学式为MnO_2,围岩以粘土岩和灰岩为主,还有少量硅质岩,通过矿石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锰矿石及围岩受热水作用的影响,轻稀土相对重稀土明显富集,微量元素Ni/Co主要为0.19-2.25,平均为1.30;V/(V+Ni)主要为0.01-0.96,平均为0.31,锰矿总体处于富氧的环境。3.塔水地区的四期变形均对锰矿的成矿产生影响,其中第一二两期的叠加褶皱改变了含锰层的空间分布位置,使其在转折端处加厚,第三期的左行走滑断层和第四期的共轭脆性断层为锰矿的淋滤富集提供了通道。4.提出下步找矿方向,重点勘查区应选择在研究区西部,寻找含矿地层受脆性断层改造过的褶皱转折端的地方,该处锰矿最为富集。
【图文】:

叠加褶皱,拉姆,类型,褶皱


其中常见的有三种(图1-1),分别是横跨叠加,即早期褶皱与晚期褶皱近直交;二是斜跨叠加,即早期倒转褶皱与晚期褶皱斜交;三是共轴叠加,即早期褶皱轴与晚期褶皱轴一致(Ramsay, 1967)。图 1-1 拉姆塞叠加褶皱干涉类型(据 Ramsay,1967)Ghosh 等 (1968)年根据泥和油灰的实验模拟研究,提出叠加褶皱的两种类型,第一类:后期褶皱跨过早期褶皱;第二类:早期褶皱的轴迹发生弯曲,一翼的晚期背形与另一翼的晚期向形相连。他当时虽然未指出早期裙皱的弯曲是枢纽迁移的原因,但提出其存在仍是重要发现(Ghosh,1968)。

对比图,世界主要国家,锰矿,开采量


图 1-2 世界主要国家锰矿开采量对比图(据程熙鹏,2015)的成因,我国锰矿床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被划分为风(叶连俊,,1955)。后来到了 80 年代和 90 年代后,国内沉积变质型、热液型及火山沉积型三种类型(张九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48;P61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孟林;王毅;金之钧;李京昌;张仲培;蒋华山;谢大庆;郭忻;;塔里木盆地叠合演化与油气聚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6期

2 陈龙;施炜;;叠加褶皱研究进展综述[J];地质力学学报;2014年04期

3 付勇;徐志刚;裴浩翔;江冉;;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初探[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4 SHI Wei;DONG Shuwen;LI Jianhua;TIAN Mi;WU Guoli;;Formation of the Moping Dome in the Xuefengshan Orocline, Central China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3年03期

5 张飞飞;闫斌;郭跃玲;朱祥坤;周琦;杨德智;;湖北古城锰矿的沉淀形式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质学报;2013年02期

6 侯林;丁俊;汪雄武;彭惠娟;;川西丹巴铜炉房金矿区泥盆系危观群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2期

7 张彦杰;廖圣兵;周效华;王存智;蒋仁;朱意萍;;江南造山带北缘鄣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8 张宇;潘金花;刘畅;郭召杰;;新甘交界北山地区大泉断裂走滑特征及ESR测年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建威;颜代蓉;邓晓东;陈蕾;Paulo Vasconcelos;;华南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03期

10 杨合群;李英;李文明;杨建国;赵国斌;孙南一;王小红;谭文娟;;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J];西北地质;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涛;李伍平;李金宝;康旭;于福生;;东天山红柳河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及成矿背景[A];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和成矿动力学及找矿预测新技术新方法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雄汉;几种常见氧化锰矿物的合成、转化及表面化学性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熙棚;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锰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俊;重庆城口地区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锰矿控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秋定;滇东南法郎组含锰地层沉积相及其锰矿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4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14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