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交城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8 20:15
【摘要】:交城地区位于太原盆地与吕梁山隆起的边界(交城断裂)附近,研究区为交城断裂交城段。根据钻孔沉积物特征、沉积旋回以及年代学等资料,结合前人成果,将研究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为更新统上部(Qp~3),全新统(Qh),与下伏基岩不整合接触。研究区更新统中部(Qp~2)和更新统下部(Qp~1)缺失。选取交城县奈林村场地N-1孔76.1m岩芯50件样品进行系统的粒度分析,从粒度的不同角度分析了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水动力条件和环境意义。结果表明,自更新世晚期以来,可以划分为4种水动力类型和5个层段,总体经历了:Qp~3-1层段中能→Qp~3-2层段中高能→Qp~3-3层段中能→Qp~3-4层段中低能→Qh层段中能的水动力变化。根据粒度分析散点图和C-M图,说明研究区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相为河流相。综合分析表明,自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5次曲流河旋回演化,具有较明显的河流二元结构沉积特征。根据河道沉积与河漫滩沉积的组分和厚度消长变化,自下而上(自早到晚),以粉砂质粘土和粘土为特征的河漫滩相沉积物厚度增多增厚,砂砾成分减薄减少,曲流河旋回呈现出从以较高能河道相为主的沉积,向以较低能河漫滩相为主的沉积演化。交城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层,为南倾正断层。通过本文的地层和沉积演化的分析,结合四个跨断层探测场地的分析,断层断错距离自下而上呈依次变小的趋势。综合上述沉积旋回和环境演化分析也表明,研究区更新世晚期以来,构造活动呈减弱的趋势。
【图文】:

流程图,粒度分析,流程图,工作量


图 1-1 粒度分析流程图工作量由团队人员共同完成:野外施工 4 个跨断层探测场地,完成钻孔柱状图 27 件,场地钻孔对比与构造综合解释图,共采集碳十四样品 8 件,光释光测年样品 102 件,其数据 24 个。粒度分析采样 84 件,分析 50 件。工作量见下表(表 1-1):表 1-1 相关工作量完成情况工作项目 工作量 备注

交城县,略图,地理位置


第 2 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第 2 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东部平原属于太原盆地,西部山区为吕梁山。地理坐标介于 37°28′-37°54′N,111°24′-112°17′E 之间,东北至西南宽34.65km,西北至东南长 83.65km。距离省会太原 51km,,是太原的近郊县,经济上属于太原经济圈和城市群基本圈层。全县总面积 1822.11km2,全县下辖6 镇 4 乡,行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为吕梁的东大门(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63;P5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飞;杨世伦;孟翊;朱强;吴创收;史本伟;;长江口底床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测定方法对比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7年04期

2 陈亚亚;沈军;张金国;赵江涛;胡铭塬;;夏垫活动断裂沉积物粒度分析及沉积环境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杨旭;白志强;陈建强;夏菁;;廊坊地区中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与环境演化[J];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4期

4 肖楠;珠正;周宇渤;顾效源;;江苏港JC-1203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04期

5 王利康;杨振京;毕志伟;杨庆华;付晓芬;;太原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J];中国锰业;2017年03期

6 朱丽东;王俊;裴豪杰;叶玮;李凤全;莫东坡;林海意;;曹娥江下游XYC孔粒度特征及沉积记录[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4期

7 魏荣珠;李好斌;徐朝雷;张兆琪;刘成如;;对山西隆起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认识[J];中国地质调查;2017年01期

8 隋修武;李瑶;胡秀兵;李琰;;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年10期

9 江飞;李安龙;庄振业;;日照港西部海域海底地形与表层沉积特征[J];海岸工程;2016年03期

10 喻薛凝;战庆;王张华;;长江口各地貌单元沉积构造和粒度分区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小猛;;汾河流域地貌、沉积对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振江;交城断裂带地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章卫卫;大西高铁太原盆地沿线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9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19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