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德惠姚家村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合理开采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2:22
【摘要】:傍河水源地供水稳定,对地表水质起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德惠姚家村傍河水源地位于第二松花江德惠段沿岸,是大成生化科技集团德惠生产基地的自备水源地。该水源地多数开采井远离江河,导致开采时地下水不能得到及时的补给、水源地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区水位迅速下降,加之部分开采井分布集中,开采时相互干扰严重,出现了开采量减少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德惠姚家村傍河水源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动力学法、环境同位素示踪法和热示踪法揭示江水入渗补给强度,建立水源地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保障用水和地下水的持续开采,设计开采井布局;建立了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管理模型,以扩大地下水的开采量为目标,选择出合理的布井方案;确定了依此布井方案水源地的开采能力。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江水与沿岸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江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江水入渗补给比例约为56.5%,采用热示踪法估算的江水入渗补给强度为0.03~0.3 m/d。2.合理的布井方案:从原有开采井中选择16口井,使开采井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再按照井河距离200 m、开采井间距220 m,在尚未布井的河岸区域沿江单排增设8口开采井。3.在丰、平、枯水年3种不同河川径流条件下,按照合理的布井方案开采,该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的最大开采量分别可达69600 m~3/d、61320 m~3/d、53600 m~3/d,均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约48000 m~3/d);江水入渗补给量仅占研究区江水径流量的0.10%,第二松花江对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是充足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的取水保证程度较高,并且不会威胁江河的安全与稳定,能够实现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高效、安全、合理的利用。
【图文】:

堆积地貌,侧向侵蚀,第二松花江,地面高程


图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2.1.2 地形地貌研究区为河流堆积地貌,由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组成。地表岩性为黄色砂砾和粉细砂。地势较平坦,东南略高于西北,地面高程约 147~154 m。研究区大部分面积为农田,,种植玉米和花生,还有部分林地。由于第二松花江的侧向侵蚀,河岸与河床部分呈陡坎接触。

入渗补给,径流,开采量,天然地形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第二松花江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侧向径流补给,其中江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的排泄工开采为主,开采量为 4600~6900 m3/d,4 月、8 月、9 月开采量较大,采量减小,此外,还有潜水蒸发排泄。地下水的径流受天然地形和人工开采同影响,由 2016 年 4 月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图 2.4)可知,地下水径流方四周向开采井 X9 附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兵;宋献方;张应华;韩冬梅;杨丽虎;唐常源;;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J];水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2 朱静思;束龙仓;鲁程鹏;;基于热追踪方法的河道垂向潜流通量的非均质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3年07期

3 郭学茹;左锐;王金生;王玮;;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确定与开采方案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Z1期

4 章斌;郭占荣;高爱国;袁晓婕;李开培;马志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评价闽江河口区地下水输入[J];水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5 滕彦国;左锐;王金生;林学钰;;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6 季月华;朱国荣;江思珉;;地下水管理模型软件GWM简介及算例[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1期

7 易树平;迟宝明;吴法伟;周彦章;;傍河地下水源地数值模拟与评价研究——以沈阳市浑河李官堡水源地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1期

8 高茂生,陈鸿汉,李桂荣,邓晓颖,侯怀仁,宋刚;郑州市龙湖成湖方案研究[J];地学前缘;2005年S1期

9 戴长雷;迟宝明;陈鸿雁;;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论证[J];工程勘察;2005年02期

10 贾秀梅,孙继朝,臧逸中,鲁静,刘永贵;汾河口傍河水源地激发补给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左恩德;沈阳市黄家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2 万鹏;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的抽水方案优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杨国强;鄂尔多斯沙漠高原大克泊湖淖潜流带水动力交换与水化学演化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刘猛;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6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26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