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灰沟地区石炭系地层三维结构和孔渗模型

发布时间:2020-04-27 17:16
【摘要】:地下水是油气资源的驱动力量,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都离不开地下水资源,为较好的反应柴达木东部地区地层结构并研究柴东盆地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布状态,同时兼顾地质模型三维可视化程度,方便后期油藏数值模拟的进一步研究,需利用petrel软件建立研究区地层模型和孔渗模型。实际岩芯数据测量是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取研究区钻井岩样,加工后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测柴东部分灰岩和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岩芯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地质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地质建模更形象客观的反应研究区地层及地质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根据前期对柴东盆地区域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和解释结果,初步预测石灰沟地区石炭系具有油气成藏条件,根据地震解释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基于petrel软件柴东石炭系的地层三维结构模型、岩相模型以及属性模型(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论文测试孔渗实验样品300个左右,研究发现孔隙度大小分布较为均匀,平均为4.5%,渗透率大小差异较大,灰岩的渗透率普遍集中在0.1md以下,砂岩的渗透率比灰岩的渗透率大一个数量级左右。所测得孔渗数据也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数据大小可以作为孔渗建模优选的参考。建立石灰沟地区的三维地层模型,反应该区石炭系地层出露特点,该区发育有5条NWW型的逆断层,石炭系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扎布萨尕秀组、克鲁克组、怀头他拉组、城墙沟组和穿山沟组,其中克鲁克组和怀头他拉组厚度大,通过进一步研究其精细地层,采用沉积相控制下基于象元的贯序指数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该区岩相模型和孔渗模型,经过数据分析处理、模型优选等步骤确定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地质模型,研究区克鲁克组主要发育潮坪—滨岸沉积,以砂岩、灰岩、泥页岩为主;怀头他拉组主要发育台地沉积,以碳酸盐岩和泥岩为主。初步推测研究区克鲁克组中部地区,怀头他拉组东部地区孔隙度较大,渗透率较大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地区且发现渗透率有大小互层的现象,有利于油气储藏。该区分布特征和规律为进一步的储层预测、全区参数评价以及后期油藏数模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文】:

卫星图,地理位置,锡铁山,牦牛


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四面环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盆地行政区划隶属青海省,且东西长约 850 千米,南北宽约 300 千米,面积 12.1×104平方千米。研 究 区 处 于 柴 达 木 盆 地 东 部 , 其 范 围 为 东 经 95°45′-98°0′ , 北 纬36°00′-37°40′(图 2-1)。西起锡铁山-大柴旦,北接宗务隆山,东至沙利克山、牦牛山,南至昆仑山前,包括德令哈坳陷、锡铁山-牦牛山隆起及霍布逊坳陷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区内有青藏铁路、315 国道、214 省道等主要交通线,交通相对便利(王冰,刘成林,李宗星等,,2017)。

断层分布,断层分布,断层,构造格局


区内的三个一级构造单元使得使柴东地区明显呈现为” 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由图2-2 可知研究区断层发育走向基本与该区山系、盆地的整体构造走向一致,主要一级断裂呈现 NWW 型走向,控制着主要的构造格局,为油气圈闭的主要作用断层。研究区显示共有 5 条 NWW 走向的大断层,分别为宗南断层、欧北断层、欧南断层、埃北断层和埃南断层。图 2-2 研究区断层分布图2.2.2 构造演化总体来说,柴达木盆地主要构造演化过程分 5 个阶段:震旦纪-泥盆世-三叠纪的开合旋回;早、中侏罗世断陷沉积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局部挤压抬升、剥蚀阶段;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1.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龙;尹艳树;;储层建模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地质学刊;2017年01期

2 马龙杰;彭博;于青春;;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致密灰岩孔渗特征[J];中国岩溶;2017年01期

3 王冰;刘成林;李宗星;郑策;;柴达木盆地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7年01期

4 刘梦文;;靖边油田沉积相模型的建立[J];石化技术;2016年12期

5 徐亚楠;李继红;;多点统计学储层随机建模进展[J];辽宁化工;2016年11期

6 程荣;肖永军;林会喜;柳忠泉;王大华;李军亮;柴先平;丁丽荣;;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系残留分布及控制因素[J];地学前缘;2016年05期

7 张谦;刘成林;李宗星;杜亚峰;章旭;牛海洋;杨晓辉;;柴东石炭系天然沥青特征及形成的主控因素[J];地学前缘;2016年05期

8 孙娇鹏;尹成明;陈世悦;庄毓凯;汪峰;邵鹏程;马帅;刘金;;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及物源——以石浅1井为例[J];地质通报;2016年Z1期

9 索超;尹志军;朱睿哲;覃建华;陈豫川;王铮;周连敏;;沉积微相耦合岩石相的复合相控建模——砾岩油藏储层建模新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年02期

10 孔艳军;孙细宁;;Petrel地质建模数据准备的若干原则探讨[J];科技信息;2013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妍;鄂尔多斯盆地靖边R地区长6油层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周恒;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研究及其三维地质建模[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张航;滨649块储层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4 李顺;序贯指示模拟在储层沉积相建模中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5 庄毓凯;柴北缘古生界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何星;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8油层组沉积相与地质建模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程钰;兴隆台太古界潜山油藏三维构造建模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李陈;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评价与构造体系控源作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9 王磊;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建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王子;北二区东高台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2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42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