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东海陆架底栖有孔虫记录的冰消期以来的快速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20-04-29 04:23
【摘要】:末次冰消期一直以来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这一时期地球气候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快速气候变化事件(Heinrich 1-H1,B?lling-Aller?d暖期-BA和Younger Dryas-YD),研究这些气候事件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东亚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全球和区域水汽循环中都扮演着重要作用。东亚季风的盛衰影响着东亚地区降水分布与生态环境演化,进而影响着季风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演替。因此研究东亚季风的演化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东海陆架区位于东亚季风的核心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本文以东海陆架泥质区北部钻孔D02和中部钻孔D03为研究对象,进行粒度分析、高精度~(14)C年代学分析(基于单种或混合种底栖有孔虫)以及底栖有孔虫组合分析,重建D02孔1300a BP和D03孔17000a BP以来的快速气候变化,并将其与前人研究的东海陆架区沉积记录和世界其他地区快速气候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02孔底栖有孔虫记录了1300a BP以来的7次冷事件,即1000~990a BP、820~780a BP、750~720a BP、700~630a BP、480~420a BP、280~230a BP和200~170a BP,可能是东亚冬季风增强的信号,并且具有约70a的周期,东亚冬季风的增强可能与格陵兰温度变化机制相同,每次冷事件均伴随低氧现象的发生。D03孔底栖有孔虫记录了约17000a BP以来的古环境变化,包括H1冷事件、波令-早阿勒罗德暖期和新仙女木冷事件。台湾暖流自8500a BP开始形成,在8500~5500a BP期间达到最强盛,且在此期间还存在东亚冬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百年尺度的交替增强,即8200~8100、7600~7500、7200~7100a BP、6700~6500a BP、6200~6000a BP、5800~5600a BP期间东亚冬季风增强;8100~7600、7500~7200、7100~6700、6500~6200、6000~5800a BP东亚夏季风增强。5500~800a BP之间,东亚冬季风存在4800~4300、3600~3500、1400~1300和800a BP前后的4次增强,800a BP至今,东亚冬季风在500~400a BP期间增强,700~500a BP和400~100a BP期间台湾暖流存在2次强盛时期,夏季风增强。可见东亚季风的变化具有约500a的周期。东亚冬季风的增强可能与格陵兰降温事件为同一机制,东亚夏季风的增强可能与ITCZ向北移动有关。东亚冬季风在1300a BP以来具有约70a的周期,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在8500a BP以来具有约500a的周期。推测东亚季风在中全新世至今具有约500a的周期,且存在约70a的最小正周期。
【图文】:

东海,资料来源,相对位置,琉球群岛


第 2 章 研究区域概况由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和日本九向延伸的边缘海,由于位于中国大陆之东,故称为东海我国黄海;东北以韩国济州岛东段至日本北九州长崎半岛海峡相连;东靠日本九州、琉球群岛及中国台湾省;西临省;南以广东省和福建省交界处的南澳岛和台湾省南端的海总面积约为 750000 平方公里,总体积约为 398000 立方为 1300 公里,东西宽约为 750 公里。平均水深 349 米,最

剖面图,东海,地形,剖面图


8图 2-2 东海地形及剖面图(改自史光辉,2002)窄,最大宽度位于长江口外,达 760 公里,,是世界上最宽广的陆架之一,陆积为 450000 平方公里。东海海底向东南倾斜,最大坡度约为 0°1′,平均水 72 米。陆架外缘转折处南北水深差别不大,变动范围约在 140-180 米之间海大陆架以 50-60 米等深线为界,西部地形较为复杂,东部地形平缓开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日辉;孙荣涛;陈晓辉;;渤海南部表层沉积物有孔虫埋藏群组合特征与海洋环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3期

2 蔡庆芳;王飞飞;印萍;刘冬雁;范代读;;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古环境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年06期

3 类彦立;李铁刚;;奥茅卷转虫Ammonia aomoriensis(Asano,1951)与毕克卷转虫Ammonia beccarii(Linnaeus,1758)(有孔虫)的分类学以及在黄东海分布的温盐深特征比较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5年01期

4 丁晓东;郑立伟;高树基;;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5 李日辉;孙荣涛;徐兆凯;王中波;;黄海与渤海交界区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分布与环境因素制约[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年03期

6 王磊;王汝建;陈志华;陈建芳;程振波;孙烨忱;;白令海盆17ka以来的古海洋与古气候记录[J];极地研究;2014年01期

7 徐方建;李安春;李铁刚;陈世悦;操应长;董春梅;邱隆伟;;中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来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徐方建;李安春;李铁刚;陈世悦;操应长;董春梅;;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速率及其气候环境响应[J];地层学杂志;2011年01期

9 张在秀;赵泉鸿;陈荣华;翦知nc;乔培军;成鑫荣;;东海泥质沉积区8千年来的有孔虫Mg/Ca和δ~(18)O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3期

10 徐方建;李安春;万世明;刘建国;王宏娜;周菲凡;;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全新世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地质意义[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镇盛;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龙晓琴;东亚季风气候变率对SSTA响应特征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蔡庆芳;长江口低氧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及古低氧事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4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44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