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混杂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来自岩石学和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0-06-03 19:46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混杂岩"基质"进行岩石学、碎屑锆石形态学和U-Pb同位素测年等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中碎屑岩岩屑成分以中酸性熔岩为主,石英颗粒在阴极发光下主要呈不发光或弱发光,为低温变质成因的自生石英再沉积;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锆石为主,少量变质成因锆石,多因经历了一定距离的搬运磨蚀作用而呈浑圆状、椭圆状;碎屑锆石年龄绝大多数分布于422~2867 Ma(43.5%)和71~205 Ma(52.2%),在中元古代(1032~1569 Ma)和早白垩世(102~142 Ma)形成两个年龄主峰。综合研究将研究区宗卓组混杂岩中"基质"的形成时代限定为晚白垩统马斯特里赫特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冈底斯弧与南侧印度大陆北缘均对其物源具有一定的贡献。
【图文】:

白朗,藏南,全等,构造位置


纪地层逆冲推覆于其上,上未见顶(图1),物质组成包括“基质”和岩块,其中“基质”主要为泥岩、岩屑长石砂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岩块成分复杂,有灰岩岩块、硅质岩岩块、砂岩岩块、砾岩岩块、流纹岩岩块、玄武岩岩块、火山角砾岩岩块等,沉积环境为浅海—半深海。2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本次样品全部采自于白朗县以南宗卓组沉积混杂岩“基质”中。采集粉砂岩、砂岩岩石薄片35件,阴极发光薄片1件。碎屑锆石样品位于白朗县玛乡图1藏南白朗地区构造位置和地质简图(据潘桂棠等,2013;王立全等,2013,略有修改)Fig.1TectoniclocationandsimplifiedgeologicmapofBailangarea,southernXizang(Tibet)(modifiedafterPanGuitangetal.,2013;WangLiquanetal.,2013)Q—第四系;E1-2Lq—古新统—始新统柳区群;K2z—上白垩统宗卓组;K1j—下白垩统甲不拉组;J3K1G—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嘎学群;J2-3zl—中—晚侏罗统遮拉组;T1-2—早—中三叠世地层;T3—晚三叠世地层;οφJ—侏罗纪蛇绿岩Q—Quaternary;;E1-2Lq—Paleocene—EoceneLiuquGroup;K2z—UpperCretaceousZongzhuoFormation;K1j—LowerCretaceousJiabulaFormation;J3K1G—UpperJurassic—LowerCretaceousGaxueGroup;J2-3zl—Middle—LateJurassicZhelaFormation;T1-2—Early—MiddleTriassicformation;T3—LateTriassicformation;οφJ—Jurassicophiolite普喜村北侧山沟内(GPS:N28°59'32″,E89°02'02″),岩性为含粉砂细粒岩屑杂砂岩,岩石中碎屑物从细粉砂到中砂均可见,以细砂为主,其中石英以单晶石英为主,少量多晶石英,呈次棱角状,含量为45%~50%;长石以斜长石为主,多发生泥化,含量为10%~15%;岩屑主要为蚀?

显微照片,白朗,宗卓组,藏南


的不确定性,因此采用206Pb/238U表面年龄(Cherniaketal.,2000;Cawoodetal.,2004)。3研究结果3.1岩石学特征偏光显微镜下观察35件宗卓组粉砂岩、细砂岩薄片,其中25件样品中见有石英、长石等刚性颗粒具有机械双晶、裂纹及波状消光等特征,,指示源区可能经历过动力变质作用,同时,石英颗粒以单晶为主,说明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而几乎所有样品中岩屑成分以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为主,浅变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粉砂岩岩屑等比例较小,说明源区曾经火山活动剧烈。图2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砂岩样品的显微照片Fig.2PhotomicrographsofthesandstonesamplesfromtheZongzhuoFormationinBailangarea,SouthernXizang(Tibet)Qz—石英;Fs—长石Qz—quartz;Fs—feldspar阴极发光显微镜下观察砂岩薄片(图2),可见岩石中以不发光或弱发光石英为主(约90%),为沉积岩中的自生石英再沉积,属低温变质成因,而发蓝光石英较少(约10%),为火成岩或接触变质岩成因(Zinkemagel,1978)。3.2碎屑锆石图像特征及分类样品中所获259颗碎屑锆石主要呈无色,少量淡粉紫色;以浑圆状为主,椭圆状次之,个别棱角状、柱状;直径多为50~200μm。为了更好的了解锆石成因,将锆石透射光下外部形态与其阴极发光下内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后,概括为5类:①外形浑圆,内部具有明显振荡环带,约占15.6%;②外形呈浑圆状,内部结构均一,显示无分带、弱分带或云雾状,约占29.3%;③外形呈浑圆状,内部具核—幔—边结构,且核部多具有明显振荡环带,约占18.1%;④外形呈椭圆状,内部具有明显振荡环带,约占11.6%;⑤外形呈棱角状、柱状,内部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约占25.5%。据锆石内部结构可初步判断其具有三种成因类型。第一种为岩浆成因锆石,其中第①、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春齐;多吉;范小平;郭建慈;倪志耀;李小文;石玉若;温泉;;西藏普兰石英岩中发现41亿年碎屑锆石[J];地质学报;2006年09期

2 多吉;温春齐;郭建慈;范小平;李小文;;西藏4.1Ga碎屑锆石年龄的发现[J];科学通报;2007年01期

3 徐勇航;陈坚;;台湾海峡西岸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碎屑锆石铀-铅定年及物源意义[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年04期

4 何世平;李荣社;王超;张宏飞;计文化;于浦生;辜平阳;时超;;青藏高原北羌塘昌都地块发现~4.0Ga碎屑锆石[J];科学通报;2011年08期

5 马收先;孟庆任;曲永强;;华北地块北缘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10期

6 袁伟;杨振宇;杨进辉;;河西走廊晚泥盆世地层中冥古宙碎屑锆石的发现[J];岩石学报;2012年04期

7 谢静;杨石岭;丁仲礼;;黄土物源碎屑锆石示踪方法与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6期

8 杜秋定;汪正江;王剑;卓皆文;谢尚克;邓奇;杨菲;;湘中长安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3年02期

9 王一剑;刘洪军;周娟萍;渠洪杰;;东准噶尔卡姆斯特北海相火山-沉积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11年06期

10 谷丛楠;周志广;张有宽;柳长峰;刘文灿;於炀森;;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白音都西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现代地质;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静;杨石岭;丁仲礼;;黄土物源碎屑锆石示踪方法与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3年

2 李向辉;陈福坤;李秋立;郭敬辉;;胶东地区蓬莱群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涛;王洪亮;孙勇;徐学义;第五春荣;张红;;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石盒子组碎屑锆石年代谱系及其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向辉;陈福坤;李秋立;郭敬辉;;胶东地区蓬莱群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5 杨德彬;许文良;徐义刚;王清海;裴福萍;;苏北-辽南新元古界碎屑锆石的物源——对郯庐断裂带构造属性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凤;王中波;杨守业;;碎屑锆石粒径大小与U-Pb年龄关系——以长江沉积物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飞;车旭东;李高军;;黄土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示踪研究新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贾军涛;郑洪波;黄湘通;吴福元;杨守业;王可;;长江三角洲奉贤孔(DY03)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忠;汤望新;彭守涛;徐建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和沉积学记录及其反映的盆山构造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3年

10 孙蓓蕾;曾凡桂;刘超;崔秀琦;;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的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赵凡;西藏发现41亿岁锆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丽华 通讯员 司徒瑜;中国地科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点[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子进;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晚古生代—三叠纪的构造演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火成岩组合证据[D];吉林大学;2016年

2 佘振兵;中上扬子上元古界—中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3 何梦颖;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孟恩;黑龙江省东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与火山事件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明;中国东北现代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大陆生长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赵芝;大兴安岭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中国西南三江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古远;祁连北麓黑河河漫滩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陈诚;内蒙古中部构造混杂岩带基质碎屑锆石年龄对比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魏亚楠;扬子陆块南部新元古代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涂建;湘中奥陶系上统砂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努尔喀纳提·马达依普;新疆铁克里克晚古生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及其对关键地质事件的约束[D];新疆大学;2017年

7 李小聪;赣江下游南昌段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8 邹波;滇西昌宁“无量山群”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特征及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博;内蒙苏尼特右旗地区古生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及物源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杨现力;扎兰屯浅变质岩系地质特征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5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95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