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古生代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对物源示踪和地壳生长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11 06:20
【摘要】: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巨型复合造山带的一部分,位于南侧的塔里木盆地出露了不同类型的古生代时期花岗岩,并记录有完整的构造演化历史,是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和生长演化的理想场所。然而目前缺乏能够示踪岩浆源区物质组成及演化过程的资料,严重限制了对天山造山带地壳演化的理解。本论文以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西段454.6~340.6Ma的四个未经过岩浆示踪的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它们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并进行了系统的Lu-Hf同位素研究,通过比较它们在这一时间段的变化特征,来探讨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深部物质组成及演化,最终探讨该地区古生代时期的地壳生长方式及南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北缘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Lu-Hf同位素结果表明,库鲁克塔格西段454.6Ma二长花岗岩具有较负的εHf(t)值(-11.60~-26.71)以及古老的Hf的二阶段模式年龄(2.2~3.1Ga),表明了源区物质以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地壳物质为主;419.2Ma和400.6Ma的花岗质岩石中,εHf(t)值均处于正负值之间(-6.59~0.82),Hf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在1.3~1.8Ga之间,表明了源区物质不仅有中元古代晚期的地壳物质,还存在幔源岩浆参与并发生混和作用;340.6Ma二长花岗岩具有较负的εHf(t)值(-40.79~-17.28)以及古老的Hf的二阶段模式年龄(2.5~3.9Ga),表明了源区物质以新太古代早期-古元古代的地壳物质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454.6~419.2Ma南天山洋向南俯冲并产生了活动大陆边缘;随后,419.2~400.6Ma在持续的洋-陆俯冲作用过程中,含幔源物质的岩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形成的长英质岩浆在地壳深部经过混合作用形成壳幔混源岩浆,这一方式反映出了该时期大陆地壳的垂向增长;最后~340.6Ma出现了大量S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暗示了南天山洋处于俯冲阶段的晚期,逐渐闭合于碰撞环境中。
【图文】:

塔里木,克拉通,底图,邻区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2 章 区域地质特征库鲁克塔格地处于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东北缘的结合部位(图 1a),其北以辛格尔断裂为界与南天山相连,南以孔雀河断裂与塔里木盆地相隔,辛格尔断裂和兴地断裂为主要构造,这两条断裂近东西向绵延数百公里(图 1b)。库鲁克塔格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强烈构造演化,也是塔里木板块出露地表最古老的结晶岩区之一[29-31],太古宙-古远古代早期的 TTG 花岗片麻岩以及表壳岩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岩石,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库鲁克塔格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变,形成了一个不同时代,,多构造层次,不同构造演化史的复合构造地质体。

库鲁克塔格,底图,地质图,岩体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3 章 岩体地质学及岩石学特征研究区位于库鲁克塔格西段,古生代花岗岩类发育,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花岗岩类型多为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少量含黑云母闪长岩等[21-24],本次研究选取了四个古生代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从西到东岩体依次分布为铁门关东岩体、铁门关东南岩体、阿訇开里的岩体及乌斯腾高勒河西部岩体(图 2),笔者在近几年的研究结果中收集了这些岩体的岩石学资料并进行了实地勘察,详细的岩石学特征见表 2,岩相学和野外地质特征见图 3-图 6。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97;P588.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述光;王梦珏;王潮;牛耀龄;;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07期

2 郭瑞清;秦切;木合塔尔·扎日;赵亮亮;孙敏佳;魏震;;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奥陶纪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13年04期

3 贾晓亮;郭瑞清;柴凤梅;尼加提·阿布都逊;秦切;朱志新;王克卓;;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泥盆纪二长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3年Z1期

4 尼加提·阿布都逊;郭瑞清;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贾晓亮;秦切;朱志新;王克卓;;新疆库鲁克塔格阿訇开里得南石炭纪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3年Z1期

5 郭瑞清;尼加提·阿布都逊;秦切;贾晓亮;朱志新;王克卓;李亚萍;;新疆塔里木北缘志留纪花岗岩类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3年Z1期

6 郑永飞;杨进辉;宋述光;陈伊翔;;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01期

7 蔡志慧;许志琴;唐哲民;何碧竹;陈方远;;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早古生代地壳变形以及造山时限[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8 高晓英;郑永飞;;金红石Zr和锆石Ti含量地质温度计[J];岩石学报;2011年02期

9 张艳;孙晓猛;;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晚泥盆世火山岩~(40)Ar/~(39)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0年01期

10 袁四化;潘桂棠;王立全;江新胜;尹福光;张万平;卓皆文;;大陆边缘增生造山作用[J];地学前缘;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旗;王焰;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花岗岩的Sr-Yb分类:与源区深度可能的关系[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洪亮;徐学义;何世平;陈隽璐;;中国天山及邻区地质图(1:100万)及说明书出版成果简介[A];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志新;新疆南天山地质组成和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07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07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