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40区块莲花油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4 07:45
【摘要】:齐40区块位于斜坡型复式油气聚集带——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上,石油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经过多期勘探,该区已发现多套含油气层系,探明了可供工业开采的石油储量。目前,齐40区块的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如何有效提高采收率已成为该区块的重点攻关方向。针对上述情况,运用齐40区块数据库资料,对区块内莲花油层Ⅰ油组进行砂体的建筑结构分析。首先,通过剖解类似沉积环境的野外露头与现代堆积,参考国内典型陆相湖盆沉积的油田研究成果,总结单砂体构型单元划分依据;其次,在兼顾取心井综合柱状图、测录井资料的基础上,从单井、剖面、平面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精细描述齐40区块莲花油层组Ⅰ油层组中不同成因造成单砂体的不同类型,确定在各不同微相的沉积环境条件下,砂体的沉积规模、砂体的叠置样式及空间展布规律,从而提高对该油层组描述的精度,为该区块勘探中后期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说服力的地质依据。通过对齐40区块莲花油层Ⅰ油层组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1)建立了目标研究区,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建立了储层构型的分级系统,其中,第6级次为扇三角洲堆积的朵叶体的自旋回界面,第5级次为单一的成因砂体界面,第4级次为沉积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顶底界面。(2)齐40区块莲花油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道边缘微相、支流间湾微相,明确了不同的沉积微相在空间展布时的岩性特征、物性厚度特征、电性特征。(3)目标研究区内,在扇三角洲沉积砂体内划分出的水下分流河道、河道边缘与支流间湾砂体,其内部发育有泥质夹层及河道滞留沉积。不同的砂体之间,频繁叠置,叠置样式多样,沉积结构构造种类繁多,构型特征复杂,非均质性强。(4)在研究区选取典型井组,建立了扇三角洲砂体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支流间湾三类砂体叠置的储层构型模型,纵向上明确了油层的分布特征。(5)宏观分析了沉积特征控制的大环境特点,在平面上,多期、多条砂体相互叠置,叠置砂体的平面分布具有晚期沉积砂体厚度较早期渐小,总体上东部沉积较厚西部较薄,东部地区较之西部砂层发育更好,油层在平面上局部连通性好,整体的连通率较低。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过对现代海岸扇三角洲实例研究,提出构造活动与扇三角洲发育的高相关性[14]。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Ethridge 和 Wescott 发现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产出的几何形态及沉积相堆积组合反映了盆地边缘沉积状况和构造背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对于区别不同类型三角洲的问题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15]。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McPherson 等根据不同的供源体系,参考地貌、沉积学、岩石学等特征,将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统划归到粗碎屑三角洲类别中,与细粒(正常)三角洲相区别[16]。Galloway、薛良清等依据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过程和状态将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纳入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联系谱系,使三角洲分类更加完整且具连续性[17-19],见图 1-1[20]。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包括旱地扇和湿地扇)或者辫状河提供物源,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接壤地域发育的中-粗粒碎屑岩沿岸沉积体系。常与湖盆边界断层伴生,在湖盆断陷期,主要部分发育于水下、或者完全发育于水下的楔状沉积体[21]。
齐 40 区块分布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的南端,欢曙上台阶中段,西南面邻近欢 60 区块,东北方向上紧邻齐 108 区块(见图 2-1)。该区块整体上为由北西方向向南东倾没,北侧为陡坡,地层倾角在 25°以下,南面坡度稍缓小于 2°。区块四周被由古地形、古地貌控制,具有继承性的单斜构造断层封闭。存在延伸长度在 2.5km 以内的断层,其断距在 30~150m 之间,断面倾角一般小于 70°,该区块内沙三段的地层沉积主要由活动时间较长的断层控制,构造及油水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在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中,以下第三系沙河街组莲花油层 I 油层组为目标层组,研究区主要为具有走滑性质和反转特征的张性断裂。在辽河西部凹陷中,不同性质的断层在油藏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后期演化中小断层的出现使油藏更加复杂[27]。沙三段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已探明有可观的油气储量,是辽河油田深层勘探的潜力目标之一。研究区目标层所在的分层汽驱 65 个井组,为齐 40 区块的主体部位,属于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储层,含油面积达 1.41km2,石油地质储量有 1333×104t[28],莲花油层 I 油层涵盖了 27 个井组。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过对现代海岸扇三角洲实例研究,提出构造活动与扇三角洲发育的高相关性[14]。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Ethridge 和 Wescott 发现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产出的几何形态及沉积相堆积组合反映了盆地边缘沉积状况和构造背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对于区别不同类型三角洲的问题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15]。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McPherson 等根据不同的供源体系,参考地貌、沉积学、岩石学等特征,将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统划归到粗碎屑三角洲类别中,与细粒(正常)三角洲相区别[16]。Galloway、薛良清等依据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过程和状态将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纳入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联系谱系,使三角洲分类更加完整且具连续性[17-19],见图 1-1[20]。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包括旱地扇和湿地扇)或者辫状河提供物源,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接壤地域发育的中-粗粒碎屑岩沿岸沉积体系。常与湖盆边界断层伴生,在湖盆断陷期,主要部分发育于水下、或者完全发育于水下的楔状沉积体[21]。
齐 40 区块分布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的南端,欢曙上台阶中段,西南面邻近欢 60 区块,东北方向上紧邻齐 108 区块(见图 2-1)。该区块整体上为由北西方向向南东倾没,北侧为陡坡,地层倾角在 25°以下,南面坡度稍缓小于 2°。区块四周被由古地形、古地貌控制,具有继承性的单斜构造断层封闭。存在延伸长度在 2.5km 以内的断层,其断距在 30~150m 之间,断面倾角一般小于 70°,该区块内沙三段的地层沉积主要由活动时间较长的断层控制,构造及油水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在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中,以下第三系沙河街组莲花油层 I 油层组为目标层组,研究区主要为具有走滑性质和反转特征的张性断裂。在辽河西部凹陷中,不同性质的断层在油藏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后期演化中小断层的出现使油藏更加复杂[27]。沙三段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已探明有可观的油气储量,是辽河油田深层勘探的潜力目标之一。研究区目标层所在的分层汽驱 65 个井组,为齐 40 区块的主体部位,属于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储层,含油面积达 1.41km2,石油地质储量有 1333×104t[28],莲花油层 I 油层涵盖了 27 个井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欢庆;梁淑贤;荐鹏;杜宜静;王珏;樊涛;;稠油热采储层渗流屏障特征——以辽河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J];沉积学报;2015年03期
2 封从军;鲍志东;代春明;张兆谦;;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叠置机理及对剩余油的控制——以扶余油田J19区块泉头组四段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1期
3 宋t
本文编号:2740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4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