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中国大陆地区地电暴和地电脉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6:24
【摘要】:应用中国大陆地区地电场台网(25°N~41°N、79°E~120°E)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地电暴和地电脉动这两类地电场快变化。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地电场快变化在时间域、频率域的变化特征,地电暴、地电脉动与地磁暴、地磁脉动之间的联系,用地电场变化量化界定地球电磁活动水平的计算方法和中国大陆地区的地电扰动指数。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为:(1)应用贯穿中国大陆地区的两条经度链(118°E,120°E)、两条纬度链(34°N,40°N)上及附近36个台次的地电场分钟值观测资料(数据时段: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用波形分析方法、非线性谱估计方法研究了83次地电暴(磁情指数Kp≥5),最全面的总结、认识了地电暴的时-频变化特征;讨论了地电暴等地电场快变化的产生机理以及地电暴发生时不同台站、同台站不同测道地电场变化的差异性和似频散现象的机理。(2)用地电场、变化磁场秒观测数据和小波分析方法重构了磁静日、暴日的Pc1~Pc5脉动图像。结果表明:可分解出磁静日2-4时(BJT)同时段发生的地电、地磁Pc1脉动;在磁静日和磁暴日可分解出地电、地磁Pc2~Pc5脉动,但两种磁情天气中脉动振幅和脉动频段不完全相同。(3)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地电场变化界定地球电磁活动水平的三种计算地电扰动指数(单台三小时指数,即3-h指数D和多台平均3-h指数Ds)的方法(GEI),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地电扰动指数D和Ds。结果表明:尽管地电场变化复杂、快扰动变化丰富,且影响观测的因素多,但合理消除影响因素后用三种地电指数方法计算的D和Ds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地电指数与地磁指数(D与K,K为单台地磁3-h指数;Ds与(?),(?)为多台地磁3-h指数)的值相差不超过1,说明地电指数可靠;地电扰动指数是量化界定地球电磁活动水平的又一种方法,与地磁扰动指数相互补充、参考能更准确地界定电磁活动水平。同时,地电指数为地电场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评价和台网运行质量监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15.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君;章鑫;杜学彬;范莹莹;陈军营;;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地电脉动能谱变化分析[J];地震学报;201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君嵩;中国大陆地区地电暴和地电脉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8年



本文编号:2756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56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