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准东阜北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砂岩中自生绿泥石成因及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5:20
【摘要】:准东阜北地区属于典型的陆相缓坡,侏罗系头屯河组是阜北斜坡带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多年来,诸多学者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物源及沉积相获得了较多认识,对该地区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环边的研究较少,头屯河组地层砂岩中广泛发育自生绿泥石胶结物,据X衍射、铸体薄片观察及扫描电镜分析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分析可知,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中粘土矿物环边十分发育,大都以绿泥石环边为主。自生绿泥石是砂岩储层中常见的成岩矿物,为了进一步丰富碎屑岩储层粘土矿物研究成果,并对阜北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地质依据。通过岩心采样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胶结物的产状、成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储层常见自生绿泥石胶结,形成于早成岩阶段早期,主要以孔隙衬里式胶结产出;(2)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岩屑含量很高,以来自北东方向的火山岩岩屑及凝灰岩岩屑为主,为自生绿泥石包膜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储层中的绿泥石环边胶结物是由孔隙水直接沉淀和火山岩岩屑及凝灰岩岩屑在一定条件下经历蚀变两个原因形成;(3)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包膜对于提高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有限,且只有当自生绿泥石环边呈连续分布且有一定厚度时,才能通过抑制石英成核而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自生绿泥石环边在保留更多原生孔隙的同时,也占据了原生孔隙而形成晶间孔,但明显堵塞喉道,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4)定量统计结合物性数据分析发现,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包膜厚度临界值为8μm,当包膜厚度8μm时,随着自生绿泥石包膜厚度增大,对压实作用的减缓能力越强,且能够有条件的抑制自生石英的生成,储层物性越好;一旦包膜厚度8μm,包膜对喉道的堵塞占据主导地位,自生绿泥石包膜厚度与储层物性呈明显负相关,不利储层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图文】:

技术路线图,自生绿泥石,定量统计,岩相学


3)所取样品进行磨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以及 X 衍射组分鉴定。4)通过物性数据、压汞及核磁共振数据结合镜下包膜定量统计制作交汇图。5)通过文献调研、专业知识理论、岩相学理论分析研究区自生绿泥石胶结物矿物学特征,赋存特征及形成原因。6)通过岩相学分析及对镜下绿泥石包膜厚度的定量统计得出不同厚度的自生绿泥石膜对储层质量的影响。技术路线如下图:

等值线图,头屯河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齐古组一段(J3q1)、齐古组二段(J3q2)、齐古组三段(J3q3),其中一段(J3q1)地层厚度在 12~200m,岩性主要为中厚—巨厚层状紫褐色、紫灰色泥岩夹薄层绿灰色、灰色泥质粉砂岩、细-中砂岩;二段(J3q2)地层厚度在 0~156m,主要为中厚紫褐色、紫灰色泥岩夹薄层绿灰色、细砂岩;三段(J2q3)地层厚度一般小于 126m,主要为紫灰色泥岩夹薄层绿灰色细-中砂岩。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头屯河组厚度为 120m~430m(图 2-2),工区内分布稳定,垂向上自下而上发育三个段:头屯河组一段(J2t1)、头屯河组二段(J2t2)、头屯河组三段(J2t3),其中一段(J2t1)岩性主要为褐灰色、紫灰色泥岩夹薄层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二段(J2t2)岩性主要为褐灰色泥质粉砂岩、细-中砂岩,三段(J2t3)岩性主要为紫灰色细-中砂岩,泥质粉砂岩。

分布图,头屯河组,物质来源,碎屑


阜北地区头屯河组一段碎屑类型及相对含量分布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建锋;喻建;张庆洲;;孔隙衬里绿泥石的成因及对储层性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3期

2 颜其彬;陈培元;杨辉廷;谢清惠;杨新涛;;普光气田须家河组绿泥石成因及其与储层关系[J];特种油气藏;2014年02期

3 孙全力;孙晗森;贾趵;禹建军;罗文军;;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绿泥石成因及其与优质储层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5期

4 王清斌;李建平;臧春艳;赵国祥;朱文森;王晓刚;;辽中凹陷A21构造沙四段储层自生绿泥石产状、富集因素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中国海上油气;2012年05期

5 杨巍;陈国俊;张铭杰;李程善;吕成福;李超;;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自生绿泥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12年03期

6 况昊;王振奇;瞿建华;柳妮;徐依;;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中下侏罗统成岩演化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2期

7 兰叶芳;黄思静;梁瑞;张雪花;;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华庆地区三叠系长8油层组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姚泾利;王琪;张瑞;李树同;;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砂岩绿泥石膜的形成机理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沉积学报;2011年01期

9 丁晓琪;张哨楠;葛鹏莉;易超;;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储层成岩体系研究[J];沉积学报;2011年01期

10 吴坚;黄芸;谭思哲;郑勇;;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油气分布特征与成藏规律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虹;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中上侏罗统油源对比及油气运聚条件分析[D];长江大学;2013年

2 商琳;准东南部地区构造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白清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成因探讨[D];西北大学;2009年

4 吕嵘;准噶尔盆地南缘陆内前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本文编号:2769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9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