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降雨型滑坡无线自主监测系统研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274;P642.22
【图文】:
图 1-1 我国地质灾害构成分类Fig.1-1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China.1.2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许多人迹罕至的大山里也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铁路等,在这些地区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存在潜在滑坡风险的边坡会对交通安全造成。同时在我国西南地区,有许多村落依山而建,也时刻有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一旦边坡发生滑坡,将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保证监管人实时的了解边坡的安全状况,在滑坡灾害发生前就能对附近居民、车辆进行疏散就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滑坡体在发生滑坡前会有包括发生缓慢滑动在内的诸多前兆,如果能些前兆进行监测,监管人员就可以在发生滑坡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小滑坡灾损失 7 。本文对滑坡监测进行研究,设计出一套滑坡监测系统以及提出了一种滑坡体计算方法,满足了在野外长时间无人化自主监测的要求,并通过对位移计算方法进究,提高了监测精度,为后期进行滑坡预报和滑坡机理研究有一定意义。
图 2-3 降雨量传感器接口示意图Fig2-3 Rainfall sensor interface择最能直观反映滑坡体姿态,选用倾斜角③体积;④接口通用性。随着 M MS发展,M MS 加速度传感器能很好地满应原件模块原理如图 2-4( )所示,主底盖进行保护。质量块和顶盖、底盖构因受外力影响发生位移时,会引起电容 C,通过对输出电压进行捕捉完成对加速衬底mKVM+CS1CS2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速度传感器采集轴具有在与外力垂直时精确度较高而与外力平行本文通过将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水平布置(传感器 X 轴和 Y 轴均在接监测竖直方向上的倾角变化。用的倾角传感器是芬兰 VT= 公司的双轴高精度加速的传感器 SC_M MS 技术,内部包含了一个硅敏感微电容传感器和一个专用路集成了 PR M 存储器、信号放大器、 转换器、温度传感器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传感器。传感器采集到信号后先进行自测速度信息转换为电信息,然后进行去噪、滤波等调理,引入温度补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 SP= 接口发送数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中云;庹先国;李怀良;石繁荣;;一种新型滑坡体无线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金属矿山;2016年10期
2 杨仲康;陈冠;孟兴民;陈玺;张毅;王思源;;基于现场渗透试验的黄土滑坡体入渗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3 万立;;降雨入渗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年07期
4 王叶;周伟;马刚;陈远;常晓林;;堰塞体形成全过程的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年09期
5 史海燕;李大乐;杨瑞刚;;某水库库区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年08期
6 袁斌;黄耀英;陈勋辉;李春光;万智勇;左全裕;;基于受力状态的雾江滑坡体类型判定[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7 黄坤;卢泓方;吴世娟;韩晓瑜;蒋艺;;穿越滑坡体埋地输气管道应力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5年04期
8 邹从义;汪刚;;山区滑坡体降雨入渗及稳定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4年02期
9 汪洋;牛小静;余锡平;;水滑坡体产生的涌浪特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华建军;;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治理措施——以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大坝右岸新滑坡体为例[J];地下水;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猛;徐白山;王波印;易俊杰;;基于高分影像的滑坡体空间场位移矢量标定的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一)——地球物理应用前沿[C];2015年
2 陶志刚;何满潮;张斌;;地震作用条件下滑坡体远程监测预警技术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哲瀚;唐国强;滕云飞;秦建敏;吕林;;滑坡体冲击作用下的波浪生成与传播特性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5年
4 罗美蓉;蒋宏英;曾晓阳;;双江水库库首滑坡体处理措施研究[A];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4年
5 肖林萍;赵玉光;;复合型滑坡体系统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其稳定性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张保军;马水山;彭勇;;墓坪滑坡体位移机制分析[A];岩土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C];1998年
7 吕言新;乔卫国;林登阁;李睿;;滑坡体区域及滑移面位置探查[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十)--资源与灾害地球物理[C];2011年
8 姜晨光;彭建国;李少红;贺勇;张清峰;;基于实验的滑坡体中水的作用机理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李睿恒;胡祥云;;关于瞬变电磁法探测滑坡体三维含水结构结构的研究[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一)——专题59:环境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专题60: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C];2017年
10 张保军;张漫;彭勇;;杨家槽滑坡体稳定性位移监测[A];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石濡华 通讯员 张旭明 叶金明;滑坡体上的救援接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
2 记者 苏海涛 通讯员 毛鸿全;竹溪出现890米特大滑坡体[N];湖北日报;2010年
3 马秀勤 罗晓辉;高科技为滑坡体治理安上“千里眼”[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本报通讯员 柳钢;滑坡体上300户村民迁新居[N];三峡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梅生 特约记者 申娜;大连治理一处特大型滑坡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东雷;不可擅自治理滑坡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正端;锁住滑坡体:抢在156米蓄水之前[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8 刘振国邋丁全利 郑荣;迅速清除滑坡体 加强防范新地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9 周红钦;伊川:巨大滑坡体瞬间吞噬民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10 记者 彭飞 通讯员 高书文;把群众安全放在首位 确保不出任何问题[N];十堰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费建波;基于μ(Ⅰ)颗粒流本构关系的高速远程滑坡模拟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2 张斌;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永权;基于惯性测量的滑坡位移监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徐平;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滑帅;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多期次成因机制及其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王菁莪;黄土坡滑坡滑带土的结构特征与水—力相互作用性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王朝阳;滑坡监测预报效果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爱国;重庆滑坡损毁农田分区辨识与复垦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9 吴火珍;地震滑坡频谱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山;区域降雨型滑坡无线自主监测系统研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彦汶;武威天梯山石窟陈列馆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D];兰州大学;2017年
3 袁兆德;帕米尔活动造山带东北部大型滑坡体特征与年代[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4 谢光恒;卡拉滑坡体监理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李奇;阜朝公路滑坡体探测和定位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戴雄辉;大型滑坡治理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杨奇铮;北长山岛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
8 杨云峰;深层滑坡体特长抗滑桩施工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9 安娜;库岸滑坡体失稳三维动态数字模拟与可视化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张杰;抗滑桩治理国道214线滇藏公路年拉山至邦达机场段滑坡体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9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