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青藏高原东北缘面波层析成像

发布时间:2020-07-24 20:07
【摘要】: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接地带,属于典型的板块汇聚边界地带,自显生代开始,印度板块在大陆构造动力的作用下持续向北挤压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在陆陆碰撞过程中发生构造变形。作为全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活动性最强的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内部构造变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关于其隆升机制,物质运移方式,动力学成因等问题饱受争议,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对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动力学、板块学说等构造演化的地球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向大陆东北方向扩张运动的前沿地带,研究其壳幔结构以及构造变形方式对于认识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扩展变形和大陆动力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布设的674个流动台站获取到2013-2016年间390个事件的远震面波波形资料,主要是利用多道波形互相关技术得到在该区域范围内基于程函方程的20-150S Rayleigh波视相速度和群速度,网格大小为0.4°x0.4°,再利用基于Helmholtz方程对相速度和群速度做与频率有关的有限频效应校正可以得到台站下方更接近真实的结构速度分布,对每个网格点得到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作线性一维S波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这样可以在研究区域建立起一个三维的速度结构模型,结合前人在此区域得到的研究结果,分析并推测各个块体区域速度结构的分布特点和成因,以及物质运移通道,此外地震分布也与速度结构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由面波相速度,群速度联合反演得到的S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给出了地壳和地幔的层位划分和结构构造信息:高低速分界线从祁连山脉一直延续到龙门山处的南北地震带,两侧的速度差异十分明显,印证了青藏高原作为软弱低速块体在北向挤压过程中受到坚硬的阿拉善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以及扬子块体的阻挡下发生了软弱介质的地形隆升和应力破碎问题;地壳上地幔范围内,沿着银川-临河断裂带附近始终处于低速分布状态,且随着深度增大低速分布范围逐渐扩张,可能是由于块体挤压过程中鄂尔多斯块体发生了从地表到地幔的地层破裂,地幔中热流物质顺着裂缝上涌造成的低速现象;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的低速分布与银川-临河断陷带的低速分布连为一体;150km深度以下阿拉善块体的速度结构与周缘块体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相对低速,可能已经达到了软流圈深度。此次密集台阵探测实验为我们得到了比以往更高分辨率结果的速度分布图,成像结果提供了小范围块体内更加精细的局部特征以及整个三维的速度结构模型,为整个东北缘区域内物质运移和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42
【图文】:

模式图,增厚,模式,地壳增厚


地壳增厚的三种模式(a)下地壳增厚模式;(b)地壳均缩短一增厚模式;(c)上

青藏高原东北缘面波层析成像


根据Clark和Royden(2000)图修订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背景,地块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背景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佳铁;李永华;吴庆举;丁志峰;余大新;;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Rayleigh波相速度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6期

2 张艺;高原;;中国地震科学台阵两期观测资料近场记录揭示的南北地震带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6期

3 钟世军;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范莉苹;王怀富;;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基于程函方程的面波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6期

4 谢振新;吴庆举;张瑞青;;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6期

5 常利军;丁志峰;王椿镛;;南北构造带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11期

6 王帅军;王夫运;张建狮;嘉世旭;张成科;赵金仁;刘宝峰;;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文登-阿拉善左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12期

7 石玉涛;高原;张永久;王辉;姚志祥;;松潘—甘孜地块东部、川滇地块北部与四川盆地西部的地壳剪切波分裂[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8 张进;李锦轶;刘建峰;李岩峰;曲军峰;冯乾文;;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关系:来自阿拉善东缘中奥陶统碎屑锆石的信息[J];岩石学报;2012年09期

9 张辉;高原;石玉涛;刘小凤;王熠熙;;基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应力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10 李廷栋;;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J];地学前缘;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忠贤;郑月军;;面波速度的Occam反演[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郑剑东;邵学钟;殷秀华;;塔里木盆地深部探测的地质解释[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 李廷栋;吴功建;肖序常;;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及其演化特点的再认识[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马杏垣;;中国岩石圈动力学——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5 滕吉文;;西藏高原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地球物理研究概论[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琼;利用接收函数和噪声面波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各向异性[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张贵钢;青藏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及龙门山地区深部动力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马润勇;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及其工程灾害效应[D];长安大学;2003年

4 袁道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世军;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瑞利面波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李强;基于程函方程快速行进法地震走时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徐晓玲;Love波传播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周德敏;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2769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9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