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影响地震资料保幅性的气云区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8:37
【摘要】:随着地震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面对复杂储层研究、储层物性变化及流体研究等问题,使得物探技术在叠前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主要选择。做为叠前研究的基础,地震资料的保幅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影响地震资料保幅性的典型地质因素气云区对地震资料的影响,以及气云区的作用机理及其规律性,并研究解决对策,为今后针对此类地质因素问题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本论文首先对保幅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的一些认识进行了概括,针对气云区的粘滞介质吸收问题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然后通过弹性介质波动方程和粘滞介质波动方程理论,建立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一维层速度模型,对用于地震反射波振幅研究的差分法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进行优选;采用变密度声波波动方程模拟反射波应用于一维层速度模型,得到的模型反射系数与理论反射系数基本一致,验证其可行性;建立简单地质模型和典型含气云区地质模型,应用推导出的粘滞介质变密度声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分析正演炮集、cdp道集、共炮检距剖面和叠加剖面等及各自的反射波振幅曲线,分析气云区对下伏地层反射波振幅的影响。综上研究与分析,提出针对气云区振幅补偿的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种补偿方法:应用模型驱动补偿方法对简单地质模型进行试验,经过模型驱动方法得到的补偿因子进行振幅补偿后,反射波的振幅得到很好的恢复,同时验证了应用粘滞介质变密度声波波动方程的合理性;应用数据驱动补偿方法对实际靶区地震资料进行振幅补偿处理,最终处理成果效果明显,在气云区部位,反射波能量得到很好的恢复,反射波同相轴的信噪比、分辨率和连续性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本论文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终研究成果基本恢复了气云区内部的构造形态,为保幅勘探开发研究、油藏整体评价方案的部署实施及储层研究、储量计算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31.4
【图文】:

基图,气云,保幅,基图


1、结合实际靶区的地质情况,针对气云区的地质问题开展对下伏目的层震资料保幅性影响及对策研究。2、针对此类地质问题,根据油田资料靶区提炼并梳理关键地质变量,基图 1-1 理论方法图

剖面图,气云,剖面


气云区典型地震剖面

速度模型,一维,层状


一维层状速度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同星;刘垒;明君;周学锋;;渤海湾X油田气云区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18年02期

2 云琛;观众也得硬气[J];石油政工研究;1997年02期

3 张洪雪;潘旭海;;水幕抑制重气云扩散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9期

4 毕明树,王淑兰,丁信伟,喻健良,银建中;平板布置对气云爆炸场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2001年06期

5 孟亦飞;蒋军成;;气云爆炸对厂区平面布局的影响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6 毕明树,王树兰,丁信伟;开敞空间工业气云爆炸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设备;2001年S1期

7 周东红;夏同星;曹盛;周学锋;;气云区地震成像关键处理技术——以渤海湾某油田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年期

8 毕明树,王淑兰,丁信伟,罗正鸿;无约束气云弱点火爆炸压力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01年01期

9 毕明树;姚敏;;内置障碍物诱导下的开敞空间球形气云爆炸冲量的研究[J];含能材料;2006年01期

10 陈华靖;周东红;;相干属性在PL9-1油田气云区构造校正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学锋;明君;夏同星;刘垒;刘学通;;海上油田气云区关键处理技术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甄博然;陆文凯;;地震资料外源噪声压制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贺菁;陈文超;高磊;;基于自适应字典的河道分离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曹思远;牟永光;杨文杰;吴爱弟;;地震资料分形结构初探[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何光明;高如曾;韩德贵;李志荣;;小波变换在地震资料高分辨处理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占杰;;分频激发接收地震资料的采集及处理[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文一华;杜尧树;;地震资料精细目标处理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真萍;秦义龙;张宝金;高顺莉;;去噪对地震资料振幅保真的影响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徐志康;赵重远;;分形高分辨处理地震资料[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宋亮;王晓凯;;基于高维小波变换的地震资料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应用效果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黄普根 马永 通讯员 王法;为了郑重的承诺[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通讯员 吴亚珉 记者 岳双才;华北物探开拓市场成效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2年

3 通讯员 李金生 刘玉玲;突破塔里木油气勘探“瓶颈”[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解核心;确保地震资料高品质[N];中国石化报;2015年

5 山水;高性能计算高效处理地震资料数据[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张美华;地震资料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N];中国石化报;2005年

7 记者 张云普邋通讯员 全攀峰 安强强;大庆物探深度域地震资料岩性解释技术获得五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通讯员 朱江 冯明农;风能项目组研讨数值模拟产品共享[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蒋文雯 通讯员 罗耀华;宝钢数值模拟研究和应用领跑钢铁行业[N];中国冶金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立新;气云爆燃压力场与冲量场实验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韩喜;油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徐刚;基于井中地球物理和地面地震资料的高精度储层预测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高云;东营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毕明树;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的压力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曹丹平;多尺度地震资料正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杨午阳;粘弹性波动方程保幅偏移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8 熊晓军;单程波动方程地震数值模拟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定进;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李红艳;强阻尼波动方程和强阻尼有限格点系统的渐近行为[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清;影响地震资料保幅性的气云区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余波;气云爆炸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构响应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金果;可燃性气云爆炸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李洪影;地震资料的高阶统计特性及高阶谱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朱文康;气云爆炸下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评估[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丁洪波;海上地震资料鬼波机理与消除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李静静;天然气管道泄漏气云的爆炸危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张涛;地震资料吸收衰减补偿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王淑荣;西部新区地震资料监控分析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王靖;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地震资料盲分离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1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71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