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哈拉盖图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6:32
【摘要】:随着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探勘的重点正由原来的构造油气藏逐渐向岩性油气藏转变。火山岩油气藏作为岩性油气藏中重要的一员,正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火山岩在我国分布广泛,地质储量非常可观,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这也使得对火山岩储层的研究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火山岩油气探勘在全球的探勘历史已有130多年了,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300多个火山岩油气藏或油气显示,但是关于火山岩的研究仍然相当较少,因此对于火山岩储层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火山岩储层具有分布广但其次多、单井的产能相差大、产量下降速度快、成藏条件复杂、岩性岩相种类多等特点,这使得对火山岩储层进行研究更具有挑战性。论文的研究旨在对研究区的火山岩储层进行综合研究,有机结合地质、地震、测井、应力场、生产动态等多种信息对油气藏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解释和预测并总结一套可能的研究方法。研究中以裂缝性油气藏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火山岩油气藏的储集空间主要是溶蚀孔缝和构造裂缝。本文对火山岩储层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探索了与火山岩储层有关的三个因素,即近油源、有利岩相带和有利的裂缝发育区。主要目的是明确研究区的主要局部构造和构造样式,探索与火山岩储层有关的地球物理异常标志;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反演及属性分析,并结合火山岩体内幕刻画结果,落实火山岩储层分布特征,明确岩性、物性分布规律,确定研究区火山岩有利储层条带;根据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析结果及地震响应特征,预测出研究区裂缝分布特征;对研究区火山岩体进行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结合地震、测井等信息,探索火山岩油气藏的生储盖层特征。本文依托于大兴安岭西缘哈拉盖图凹陷油气地质综合研究项目,在研究中,研究了二连盆地地质特征、下白垩统油气储层特征,应用地震解释、反演技术和常规测井技术,对火山岩储层展开了综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路线图,解释技术,路线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为:(1)明确研究区的主要局部构造和构造样式,探索与火山岩储层有关的地球异常标志;(2)对研究区进行波阻抗反演及地震属性分析,并结合内幕刻画结果,落实岩有利的储层分布特征,明确火山岩的岩性、物性分布规律;(3)结合二连盆地地质特征和下白垩统油气储层特征,明确火山岩储层生储特征,探究火山岩油气藏成藏规律。(4)火山岩储层预测主要是以裂缝性油气藏为指导思想,根据哈拉盖图区域力场分析结果和地震响应特征,预测区块的火山岩分布特征;(5)对哈拉盖图凹陷火山岩体进行地质综合分析,有机地结合地质、地震、、应力场、生产动态等多种信息对火山岩油气藏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解释和预总结一套可能的研究方法。地震解释技术路线图总结如下图 1-1 所示。

沉积序列,构造位置,工区


图 2-1 工区构造位置图研究区地层沉积序列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序列。针对邻区大量钻井剖面、钻井所钻遇地层的岩屑、岩心、电测及部分古生物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层序可划分为侏罗系和下白垩统西汉塔拉组、腾格里组 2 段、腾格里组 1 段和阿尔山组。露头上东北区出露多,厚度大。东区几乎每个凹陷周围均有露头,露头的面积和厚度均比西南区大,其厚度一般在一千米以上,最厚达三千六百多米。西南区露头数量少,面积小,厚度也不大,最大出露厚度可以到三百米。研究区的地层大体上可以分为二种类型:①第一种是由沉积岩占主导地位的类型,地层中夹杂有少量的凝灰岩砂岩和凝灰岩层、灰色、灰黄色砂岩、砂砾岩夹炭质页岩、泥岩、透镜状灰岩、煤和薄凝灰岩。兴安岭群仅在阿拉坦合力凹陷及其周边露头中,在乌里亚斯太中洼也有类似的

分布图,构造单元,分布图,湖盆


阿尔山组沉积初期,湖盆陡坡带分布着大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砂体,坳陷中心为一线湖水所占据。在一定时期内,海底扇,湖底扇和浊积扇分布在湖盆陡峭的斜坡上。湖盆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沿着长轴,其特点是湖盆两侧的沙体对水有抵抗力。在第二阶段,湖盆平缓的斜坡是一个壮观的扇三角洲群,陡峭的银行的扇三角洲是分散的。地层重叠带,海岸线过渡带和岩相过渡带广泛分布在湖盆缓坡上。2.2.3 区域构造特征研究区地处大兴安岭隆起带的西缘,西接二连盆地,东邻突泉盆地、松辽盆地。古生界位于二连贺根大断裂以北,大兴安岭北东向主脊断裂以西,古生代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的增生带,中生代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部的火山岩浆岩亚带。在研究区内,较为发育呈北东走向的断裂构造,且研究区沉积了较厚的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哈拉盖图凹陷勘探程度较低,以往未开展过二维地震采集工作。根据收集到的地球物理资料,结合上述概况,哈拉盖图周边地区构造特征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贤正;柳广弟;金凤鸣;黄志龙;卢学军;孙明亮;丁修建;陈哲龙;;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J];石油学报;2015年06期

2 宋维琪;陈琛;刘程;何柯;;基于谱分析的谱峰数预测薄互层砂岩厚度[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6期

3 唐华风;王璞s

本文编号:2786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86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