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34.4;P531
【图文】:
部分石英颗粒见波状消光。长石含量约占10-15%,多为酸性斜长石和钾长石,颗粒大小约0.15-0.3mm,镜下可见简单双晶结构(图4-14)。但是多数长石发生粘土化变为高岭石等矿物,破碎较严重;岩屑含量约占3-7%,多为变质板岩屑、千枚岩屑、云母、碳酸盐岩等。碎屑颗粒分选磨圆均一般,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填隙物主要由鳞片状绢云母及粘土矿物组成,含量约占5-10%。综上所述,笔者从岩石组构、沉积构造等方面,认为天马山组并非池积岩,特别是不发育重力流沉积物特有的支撑结构,应为浅水牵引流作用下的沉积物。55
坑组、茶亭组、对耳石组。桂质岩与碳质页岩形成黑白相间的韵律互层,水平层理极发育(图4-15)。娃质岩中发育大量放射虫化石(图4-16),个体内部富集有黄铁矿颗粒,少数溶烛后被黑色有机质充填,指示还原性的深水欠补偿沉积环境(葛祥英,2012)。古生物研究还表明,娃质沉积物中的浮游型放射虫不仅出现在靠近华夏地块的江西崇义、永新,也普遍见于紧邻扬子陆块的湖南桃江、安化、炉观等地(周名魁等,1993),显示出古地理上的密切关联。此外还发育营浮游生活的正笔石类和浮游型圆尾虫类三叶虫〔Cydopyge),根据笔石生态组合及三叶虫分异度判定的古水深在丨00-200m (周志强等,2000;周志毅等,2000)。__图4-15湖南祁东百马冲组炭娃质页岩 图4-16祁东百马冲组娃质页岩产发射虫Fig.4-15 Siliceous shales of Baimachong Fig.4-16 Radiolarites developed in siliceousFormation in Qidong slates in Qidong2、浅海坡折带发育于平缓陆棚与陆棚四陷盆地之间的地形过渡带
坑组、茶亭组、对耳石组。桂质岩与碳质页岩形成黑白相间的韵律互层,水平层理极发育(图4-15)。娃质岩中发育大量放射虫化石(图4-16),个体内部富集有黄铁矿颗粒,少数溶烛后被黑色有机质充填,指示还原性的深水欠补偿沉积环境(葛祥英,2012)。古生物研究还表明,娃质沉积物中的浮游型放射虫不仅出现在靠近华夏地块的江西崇义、永新,也普遍见于紧邻扬子陆块的湖南桃江、安化、炉观等地(周名魁等,1993),显示出古地理上的密切关联。此外还发育营浮游生活的正笔石类和浮游型圆尾虫类三叶虫〔Cydopyge),根据笔石生态组合及三叶虫分异度判定的古水深在丨00-200m (周志强等,2000;周志毅等,2000)。__图4-15湖南祁东百马冲组炭娃质页岩 图4-16祁东百马冲组娃质页岩产发射虫Fig.4-15 Siliceous shales of Baimachong Fig.4-16 Radiolarites developed in siliceousFormation in Qidong slates in Qidong2、浅海坡折带发育于平缓陆棚与陆棚四陷盆地之间的地形过渡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文春,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桂北龙胜丹洲群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及大地构造环境[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马东洲;陈洪德;朱利东;林良彪;;川南下志留统石牛栏组沉积体系与岩相古地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若冰;田景春;黄勇;魏志宏;万贤莉;;川东南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与志留系石牛栏组灰岩储层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侯明才;陈洪德;陈安清;;江南-雪峰隆起对川东南-黔南凹陷石牛栏期沉积古地理的制约[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国茹;陈洪德;朱志军;林良彪;范昱;;川东南-湘西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中重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林雄;;古氧相分析在黄骅拗陷歧南次凹沙河街组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吴少波;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8 李双建;肖开华;沃玉进;龙胜祥;蔡立国;;南方海相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08年05期
9 李福来;曲希玉;刘立;杨德明;王德海;赵国祥;;内蒙古东北部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J];沉积学报;2009年02期
10 朱志军;陈洪德;林良彪;侯明才;陈安清;钟怡江;;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层序格架下的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J];沉积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鹏飞;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0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9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