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堰塞坝几何形态的数理统计对其稳定性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2.2
【图文】:
技术路线图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11 页由图 2-1 统计数据可推测,堰塞坝数量较多的国家大都处于各大板块交界处,由Ermini[21]基于世界范围内 350 例堰塞坝位置分布图(如图 2-2),我们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大多数堰塞坝沿着板块边缘区域发生,原因是板块间挤压使得交界区域地震频发,地质活动更为活跃,地表岩层破碎,恶劣的地质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世界各国堰塞坝位置分布图(Ermini[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谦;王永强;刘磊;王大宇;;堰塞坝及其溃决模拟研究评述[J];人民黄河;2015年09期
2 王琳;李守义;于沭;杜效鹄;邓刚;;红石岩堰塞湖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年04期
3 刘宁;;红石岩堰塞湖排险处置与统合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14年10期
4 石振明;马小龙;彭铭;张利民;;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堰塞坝特征统计分析与溃决参数快速评估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5 刘汉东;李小超;刘顺;朱华;;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堰塞坝稳定性分析[J];人民黄河;2013年08期
6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基于GIS平台与证据权的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许冲;戴福初;肖建章;;“5.12”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4期
8 刘艺梁;殷坤龙;刘斌;;逻辑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滑坡灾害空间预测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5期
9 何秉顺;王玉杰;魏建军;张仕超;;四川地震灾区14座堰塞湖现场查勘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0年03期
10 陈晓清;崔鹏;赵万玉;高全;;“5·12”汶川地震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的讨论——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J];山地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刚;唐家山高速短程滑坡堵江及溃坝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周晓杰;堤防的渗透变形及其发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友生;鲁甸“8.3”地震红石岩堰塞湖治理工程危岩体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严容;岷江上游崩滑堵江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9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