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钨富集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51
【图文】:
图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据戴传固等,2010 修改)2.2 区域地层黔东南研究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缘,在地史上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印支-
雅期等均有反映,这些构造运动有洋陆转换阶段的造山运动,也有陆内活动阶段的造山运动(卢焕章等,2005;戴传固等,2006,2010)。多期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使研究区经历了从活动型地壳向稳定型地壳演化,从洋陆转换阶段向板内活动阶段的地壳演化历程(图2-2)。中元古代早期,黔东南地区位于大陆边缘—弧后盆地位置,出现了梵净山群、四堡群深水盆地相细碎屑岩沉积及由枕状玄武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和基性岩-超基性岩组成的(弧后)蛇绿岩组合,四堡群的蛇绿岩套是一种岛弧蛇绿岩套,代表弧后盆地的构造环境(丘元禧,1998)。中元古代末期,随着华南狭窄洋盆的消亡,扬子、华夏古陆块碰撞,发生武陵运动,形成广阔的陆间造山带,华南陆块形成(丘元禧,1998)。新元古代,扬子陆块与华南陆块发生裂解,发生雪峰运动,其间南华裂谷海槽形成,形成拉张裂谷构造环境,离散背景下的构造环境形成了盆地相—斜坡相沉积序列,间夹基性火山熔岩(枕状玄武岩)
14图 3-1 黔东南锦屏—天柱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卢焕章等,2006 略修改)系及以上地层;2—下江群隆里组;3—下江群平略组;4—下江群清水江组;5—下江群番点;7—剪切带方向;8—向斜轴;9—背斜轴;10—剪切带;11—基底剪切断裂带;12—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明勤;龙成雄;王甘露;;黔东南锦屏平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J];矿物学报;2015年04期
2 祝亚男;彭建堂;刘升友;孙玉珍;;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地球化学;2014年03期
3 张国伟;郭安林;王岳军;李三忠;董云鹏;刘少峰;何登发;程顺有;鲁如魁;姚安平;;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10期
4 祝新友;王京彬;王艳丽;程细音;何鹏;傅其斌;李顺庭;;石英脉型钨矿床中云英岩析离体及岩浆液态分异成矿研究——以湖南瑶岗仙钨矿床为例[J];矿床地质;2013年03期
5 华仁民;张文兰;陈培荣;翟伟;李光来;;初论华南加里东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J];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01期
6 迟清华;王学求;徐善法;周建;刘汉粮;刘东盛;张必敏;王玮;;华南陆块钨和锡的地球化学时空分布[J];地学前缘;2012年03期
7 张晓东;杨瑞东;刘玲;魏怀瑞;;贵州锦屏新元古界下江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J];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8 田洪德;黄道光;余清平;;黔东南天柱县坑头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贵州地质;2011年04期
9 胡艳华;顾明光;徐岩;余盛强;王加恩;贺跃;;浙江诸暨地区陈蔡群加里东期变质年龄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11期
10 王加f;温汉捷;李超;丁伟;张锦让;;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毒砂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纪;黔东南天柱—锦屏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2 齐领弟;黔东南同古金矿矿物特征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向华;浙西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显生宙变质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5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9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