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输油工程对周围多年冻土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832;P64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物探技术在我国多年冻土勘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08期
2 吴青柏,董献付,刘永智;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和工程影响的响应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1期
3 蒋复初,吴锡浩,王书兵,赵志中,傅建利;中国大陆多年冻土线空间分布基本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应用等效纬度海拔模型进行地温及多年冻土制图(英)[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5 张绍峰;大兴安岭河谷地带多年冻土的分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6 王保来,周幼吾,郭东信;大兴安岭北部霍拉河盆地多年冻土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J];冰川冻土;1988年02期
7 王东明;;挖孔灌注桩在多年冻土中融区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1988年01期
8 程国栋,王保来;加拿大多年冻土研究之父——约翰·罗斯·麦凯教授[J];冰川冻土;1989年02期
9 刘柱;;对青藏公路多年冻土的认识[J];公路;1989年07期
10 程国栋;中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加拿大北部多年冻土的一些差别[J];冰川冻土;197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记“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项目组[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黄强盛;;中尼公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性质分析及整治设计[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苏波;李宁;全晓娟;;人工调控条件下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段通风路基冷却机理数值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张治安;;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5 李树德;程国栋;;青海多年冻土与资源开发[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6 金会军;赵林;王绍令;;青藏高原中、东部多年冻土的演化历史和退化方式[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k永福;;序[A];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8 李仁海;杨生彬;王延辉;;综合物探方法在多年冻土类型划分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9 宋冶;黄双林;伍晓军;李国良;王刚;廖凯;;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隧道洞内气温地温变化特性[A];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0 蔡汉成;李勇;杨永鹏;唐彩梅;程丽彬;刘锟;;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气温和多年冻土变化特征[A];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亚光 周晗露;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建成首条高速公路[N];中国民族报;2017年
2 蔡申夫;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N];科技日报;2003年
3 守义;房子是这样建成的[N];科技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宗华;揭开多年冻土的奥秘[N];中国交通报;2000年
5 记者 邵文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技术居世界前列[N];光明日报;2006年
6 武永明邋王进东;兰州马衔山多年冻土仍存[N];西部时报;2008年
7 钱荣 陈国洲;长江源区多年冻土大面积消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钱荣;长江源区多年冻土大面积消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9 钱荣;长江源区多年冻土大面积消失[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胡士祥;为了摸清冻土“古怪的脾性”[N];中国交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双杰;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沈宇鹏;青藏铁路安多段多年冻土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余雪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沼泽地—气间温室气体交换的观测和模拟[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4 常娟;多年冻土流域地表覆盖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冷毅飞;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及温度场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小和;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徐舜华;青海省柴木铁路冻土低温热棒应用条件和效果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胡维刚;昆仑山垭口深层多年冻土微生物多样性及构建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王芳;博牙高速公路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沉降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朱艳峰;高速铁路长大隧道热力效应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平定;动荷载作用下多年冻土塑性形变规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8年
2 洪皓飞;中俄输油工程对周围多年冻土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3 朱瑞;马Uc山多年冻土地面变形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4 李红琴;马衔山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区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季节动态[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5 周天;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多年冻土边界演化[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李磊;多年冻土隧道洞口段抗冻设防长度计算方法及温度响应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洪涛;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董鉴峰;漠河地区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伟;青藏高原黑色宽幅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及路基变形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潘艳霞;高温多年冻土钻孔灌注桩热力学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3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0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