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浙江江山震旦系灯影组叠层石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01 16:28
   浙江江山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叠层石白云岩发育,根据叠层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将其分成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与之相对应的沉积环境分别为潮上带、潮间带上部、潮间带下部及潮下带。叠层石微构造主要以中等带状、厚带状及规则线状为主;显微结构主要以团块状、斑点状及蠕虫状为主。研究区灯影组三段叠层石样品的碳同位素整体偏较小的正值,氧同位素偏负值,其中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与海平面相对变化正相关,随着海平面下降,δ~(13)C值随之减小。灯影组三段Zr、Hf和Th等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其在上地壳中的含量,表明研究区震旦系灯影组未受到陆源沉积物的影响,V/Cr均值为0.83,小于2.0,U/Th均值为0.38,小于0.75,表明研究区为氧化环境。Sr/Ba均值小于1,表明研究区灯影组三段叠层石白云岩沉积时古海水的盐度较高,蒸发作用强烈。∑REE含量整体上偏低,LREE元素相对富集、HREE元素显著亏损,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图解显示叠层石白云岩的LREE段较陡而HREE段较为平坦,指示轻稀土分馏水平高于重稀土。Y/Ho值为27.14~58.21,平均值为38.15,表明叠层石白云岩受到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较小。Eu、Ce呈现负异常,说明研究区灯影期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叠层石的形态类型随其沉积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层状叠层石主要发育于潮上带,波状叠层石主要发育于潮间带上部,丘状叠层石则发育于潮间带下部,而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则大量发育于潮下带。研究区叠层石礁体从发育至结束经历了潮上带——潮间带上部——潮间带下部——潮下带这一旋回,代表水体由深变浅,水动力条件由弱至强,指示震旦纪末期研究区至少经历了一次海退的过程。综上所知,研究区晚震旦世叠层石的沉积环境主要是处于氧化的潮坪环境,整体未受到陆源物质的影响,海洋环境在灯影期初为海退时期,而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为微生物的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学位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534.31;P588.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望新;姜在兴;刘若涵;王旭影;;尼日尔Termit盆地Yogou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背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2 危凯;刘安;李海;李继涛;;鄂西长阳ZK04钻孔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C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层对比意义[J];地质通报;2017年05期

3 冯明友;伍鹏程;鄢晓荣;刘小洪;李宁辛;吴宇;陈笛;何金格;;四川峨边震旦系灯影组三段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03期

4 梅冥相;张瑞;李屹尧;接雷;;华北地台东北缘寒武系芙蓉统叠层石生物丘中的钙化蓝细菌[J];岩石学报;2017年04期

5 张茜;王剑;余谦;王小飞;赵安坤;张海全;王正和;;康滇古陆西侧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7年01期

6 常玉光;白万备;王敏;;豫西寒武纪叠层石演化特征及其与后生动物的耦合关系[J];现代地质;2017年01期

7 闫建平;言语;彭军;李尊芝;耿斌;赖富强;;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意义[J];岩性油气藏;2017年01期

8 毛瑞勇;张杰;冷济高;李鹏;王沙;;岑巩页岩气区块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矿物岩石;2016年04期

9 张海全;王正和;王鹤;刘伟;;黔南地区早石炭世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环境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6年03期

10 梅冥相;高金汉;;叠层石形成的光合作用信号:来自于锥状叠层石形态学研究的精妙启示[J];现代地质;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伟平;下扬子埃迪卡拉纪晚期和寒武纪早期沉积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李小宁;川渝地区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3 张利伟;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变化及其生物学响应[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蒋晓光;生物礁隐蔽油气藏的精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贾志海;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沉积环境变化及其生物学响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强;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岩石学特征及其古地温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2 高德q

本文编号:2809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09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