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4 12:15
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江汉平原的东部、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为长江中游特大都会,也是我国中部重要都会。其岩溶地质环境尤其复杂,近些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化不断扩张,城区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武汉各区岩溶塌陷事件不断发生,岩溶塌陷对武汉市的危害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之下,地调局开展武汉市1:5万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本文依托于此项目之上对武汉市岩溶塌陷进行易发性评价,希望对其城市规划发展有所帮助。本论文的目的是运用层次模型分析法和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法,对调查区六个图幅区域作易发性评价,然后再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引发塌陷的各个潜在的影响因子分别作敏感性分析。首先,总结国内外岩溶塌陷易发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收集整理论文所需数据,概括总结调查区内历史岩溶塌陷事件发生的分布规律,调查总结调查区内的地理地质概况等。然后,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合武汉市当地塌陷的实际情况,并求助专家意见,选择所需的评价指标,构造其层次结构模型,采用方根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最后构建其易发评价模型,然后结合GIS软件将各单因素图件按照评价模型叠加并修编,最终得到易发性区划图,自此完成整个评价。在最终的易发区划时,将1.8~3定为高易发,1.5~1.8定为中易发,0~1.5定为低易发,0定为无。通过分析调查区的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知道,高、中、低各程度各自的分布区域的面积分别是149.62km~2、231.03km~2、384.35km~2。其各自占调查区面积的百分比分别是5.61%。、8.67%、14.42%,从数据中可看出,调查区大约三分之一的区域具有潜在塌陷危险。通过对各个因子的单因素分析可得,各程度分区对应的影响因子的灵敏度从高到低的排列为:(1)高易发区:覆盖层结构,塌陷密度,第四系孔隙水富水性,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厚度。(2)中易发区: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结构,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孔隙水富水性,塌陷密度。(3)低易发区:覆盖层厚度,第四系孔隙水富水性,覆盖层结构,塌陷密度,岩溶发育程度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2.25
【部分图文】:
气象和水文等特征;并根据野外调查工作,分析总结调查区地下水类型、强径流途径以及盖层结构与空间分布,为易发评价提供详尽的资料基础。(2)总结调查区可溶岩的分布及其发育特征,总结岩溶塌陷的类型、规模、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等特点,深化认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为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3)针对不同区段岩溶发育特点、岩溶塌陷形成演化规律和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开展调查区内岩溶塌陷的易发性区划,为城市规划建设适宜性提供基础地质依据。(4)对各影响因子分别作单因素分析,确定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大小。1.4.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如下:
第 2 章 区域概况第 2 章 区域概况情况范围位于武汉市中部,包括武汉市主城区及大部分近郊区,仅东南图 2-1)。调查区主要涵盖了武汉市 7 个中心城区和 4 个远城区发区,具体如图,总面积约 2664km2。
岩溶条带分区图
本文编号:2818166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2.25
【部分图文】:
气象和水文等特征;并根据野外调查工作,分析总结调查区地下水类型、强径流途径以及盖层结构与空间分布,为易发评价提供详尽的资料基础。(2)总结调查区可溶岩的分布及其发育特征,总结岩溶塌陷的类型、规模、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等特点,深化认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为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3)针对不同区段岩溶发育特点、岩溶塌陷形成演化规律和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开展调查区内岩溶塌陷的易发性区划,为城市规划建设适宜性提供基础地质依据。(4)对各影响因子分别作单因素分析,确定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大小。1.4.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如下:
第 2 章 区域概况第 2 章 区域概况情况范围位于武汉市中部,包括武汉市主城区及大部分近郊区,仅东南图 2-1)。调查区主要涵盖了武汉市 7 个中心城区和 4 个远城区发区,具体如图,总面积约 2664km2。
岩溶条带分区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宗源;贾龙;刘宝臣;;基于AHP和ArcGIS技术的岩溶塌陷风险评价——以遵义永乐镇为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2 杨涛;涂婧;殷美;刘鹏瑞;;武汉市岩溶塌陷分类及防治对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年05期
3 李忠;张耀文;李海君;;改进型BP-网络的岩溶塌陷预测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魏爱华;马凤山;邓清海;郭捷;巩城城;;广东省某隧道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1期
5 李公岩;李元仲;杨蕊英;叶进霞;朱昶;;山东省枣庄市岩溶塌陷的层次模糊预测评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02期
6 赖永标;乔春生;;基于支持向量机岩溶塌陷的智能预测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金江军;李光辉;潘懋;吴自兴;杨志双;丛威青;;人工神经网络在鞍山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6年02期
8 李光辉;潘懋;杨志双;任群智;;基于灰色聚类法的鞍山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区划[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1期
9 杨秀芝;贾春梅;;投资项目因素敏感性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10 陈静,马亚杰,朱庆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岩溶塌陷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818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1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