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典型地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1.8
【部分图文】:
2 研究区概况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漳卫河流域平原区位于滏阳河以东、滏阳新河和子牙河以南,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以北,属海河流域南部,西起邯郸肥乡-魏县一带,经邯郸、邢台地区东部向东北延伸,经衡水东南部、沧州西部至孟村回族自治县-沧州市-青县一带止,主要跨越邯 郸 市 、 邢 台 市 、 衡 水 市 、 沧 州 市 、 德 州 市 等 五 市 , 地 理 坐 标 东 经114°24 4.2 ~117°12 1.2 ,北纬 36°12 4.8 ~38°30 4.8 。(如图 2-1),面积约 21607 km。交通非常便利,大广、京深铁路连接南北,邢临高速、济馆高速横跨东西。
图 2-4 研究区地貌图2.2.2 地层岩性及构造研究区内均由第四系覆盖,下伏为第三系(R)泥岩及砂岩地层。第四系为一套冲洪积、冲积为主的松散沉积物,沉积物厚度不等、沉积物组合及成因类型也不同。自西向东厚度逐渐增大,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第四系地层由下至上依次见表 2-3
2.3 水文地质概况2.3.1 含水岩组特征在研究区内选取剖面Ⅰ—Ⅰ’和Ⅱ—Ⅱ’如图 2-5并做水文地质剖面图,详见图2-6、图 2-7(资料来源河北省地矿局地质十一队)。依据沉积物岩性、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开采现状条件,将研究区垂向上自上而下分为 4 个含水层组。其中,第Ⅰ、Ⅱ含水层组局部之间没有连续稳定的隔水层,地下水联系密切,局部混采,所以将第Ⅰ、Ⅱ含水组称为浅层含水层组;第Ⅲ含水层组是研究区内城镇供水和农村饮水主要含水层组,与上面第Ⅱ含水层组之间分布有稳定隔水层,把第Ⅲ含水层组和第Ⅳ含水层组合在一起称为深层含水层组,但第Ⅳ含水层组区内水量较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予伟,金栋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J];水利水电快报;2004年12期
2 刘予伟;金栋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J];水资源研究;2004年02期
3 钟瑞森;董新光;刘丰;周金龙;;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结果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4期
4 达布雷·阿布巴卡尔,邹立芝;山东省龙口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正式出版[J];水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6 谭世燕;松嫩平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定量评价方法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06期
7 魏东;;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下水资源评价[J];陕西水利;2017年04期
8 任鸿遵,魏忠义;京津唐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合理利用[J];自然资源;1985年01期
9 邹新宝;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电力勘测;1994年03期
10 杨成田;张仁隆;;关于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几个问题[J];工程勘察;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正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科研进展综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2 王贵玲;刘志明;刘花台;张俊牌;高业新;蔺文静;;地下水潜力评价方法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彭玉怀;杨兆军;陈伟;王少龙;何兵;吴兴付;;安徽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及战略研究[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徐世明;;吉林省三岔河镇地下水资源评价[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5 胡林金;贺同良;胡尚志;;引河水灌溉的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探讨[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6 赖树钦;;福建省地下水资源评价[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朱延华;李静;张兆吉;;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8年
8 “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7-01-03”课题组;朱延华;刘淑芬;;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9)[C];1993年
9 林向芳;王峰;;水位削减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传明;宁立波;王现国;彭涛;;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妍;粤港澳地下水资源评价启动[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记者张传玖;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3 记者夏s
本文编号:2828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2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