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锡矿东区背阴山断裂两侧地质构造及岩溶发育规律
发布时间:2020-10-17 15:39
研究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华南褶皱系的西缘,地壳动力学背景十分复杂,主要岩性为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白云质灰岩。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及可溶性的地层岩性,导致了该区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地质构造对其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大量地表水通过岩溶洼地、漏斗及落水洞下渗,地表水流失较为严重。若不了解该地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将会对后期工程建设及选址带来一系列的地质问题。因此对个旧锡矿东区背阴山断裂两侧地质构造及岩溶发育规律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必要且极其重要的任务,并为以后在该地区的工程勘察、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质学依据。本文通过以五级凹塘尾矿库为几何中心进行详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室内数据分析,运用ARCGIS软件对该区岩溶发育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岩溶特征做出了系统的分析;根据地貌特征及洼地、落水洞的空间分布总结出该区岩溶发育的机制和成因模式。最后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地下溶洞自下而上不同发育时期的溶洞概念模型,并采用后处理小软件TECPLOT输出计算模型在自重条件下的应力、位移场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研究区以断裂构造和节理构造为主,所有被识别出的断层均为高角度平移断层,具有压剪破坏的典型特征。在地质调查中发现较多露头,本文依据两个不同方面提出了两套构造体系,两个方案中不同之处在于黄泥硐断裂的延伸方向,备选方案中增加了黄梅断裂。并且区内构造控制着其地貌、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过程与运移规律。区内高倾角剪性断裂构造体系为降水入渗及岩溶发育提供了通道与场所,造就了以“垂向为主、水平向为辅”的岩溶发育格局。从落水洞的分布情况、规模以及非典型洼地的地貌特征上,可以推断出研究区内落水洞、漏斗及洼地的形成都是岩溶塌陷这一成因模式所导致的,同时也是形成区内“自下而上”岩溶发育机制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研究区内独特的岩溶地貌特征。通过对区内正在使用的五级凹塘尾矿库为例进行调查,从库区周边落水洞的分布及地貌推断该区极有可能发生过岩溶塌陷。在周边后期形成的落水洞规模较小,渗漏量较小,仅对其进行封堵,工程可安全运行。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2.25;TD74
【部分图文】: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背景位置及概况矿矿区隶属于个旧市管辖,位于云南省的南东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金属矿区是云南省滇东南锡矿带上的最主要矿区之一,矿区中心位置"、北纬 23o22'40",海拔标高为 1300-2600m。所属的个旧市其东部与蒙、金平两县隔河相望,西部与建水县相接壤,北部与开远市相接,与里,其所处地区交通便利(图 2.1)。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于断裂带的存在,该地区内部岩溶十分发育,形成一大致沿 290o-110o方向延伸的北西西向岩溶槽谷,后期在槽谷上方直接修建多个尾矿库,除五级凹塘外,该槽谷内还同时建有背阴山和黄茅山尾矿库,而槽谷东、西两端分别建有羊坝底和牛坝荒尾矿库,槽谷南侧还有白龙井和拉达冲尾矿库,可见区内尾矿库之密集(图 2.2)。背阴山槽谷东起羊坝底尾矿库、西至牛坝荒尾矿库,全长约 14.5km,宽数十米到数百米,与两侧山体的最大高差约 300m。
至 400 多米,是区内主要岩性,在图 2.3 的整个图幅均有出含白云质灰岩,断续夹有大小不等的白云质灰岩及灰岩透厚 300 多米。区内主要地层单位,图 2.3 中分布普遍,但主图 2.3 研究区及外围地层分布图12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4988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2.25;TD74
【部分图文】: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背景位置及概况矿矿区隶属于个旧市管辖,位于云南省的南东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金属矿区是云南省滇东南锡矿带上的最主要矿区之一,矿区中心位置"、北纬 23o22'40",海拔标高为 1300-2600m。所属的个旧市其东部与蒙、金平两县隔河相望,西部与建水县相接壤,北部与开远市相接,与里,其所处地区交通便利(图 2.1)。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于断裂带的存在,该地区内部岩溶十分发育,形成一大致沿 290o-110o方向延伸的北西西向岩溶槽谷,后期在槽谷上方直接修建多个尾矿库,除五级凹塘外,该槽谷内还同时建有背阴山和黄茅山尾矿库,而槽谷东、西两端分别建有羊坝底和牛坝荒尾矿库,槽谷南侧还有白龙井和拉达冲尾矿库,可见区内尾矿库之密集(图 2.2)。背阴山槽谷东起羊坝底尾矿库、西至牛坝荒尾矿库,全长约 14.5km,宽数十米到数百米,与两侧山体的最大高差约 300m。
至 400 多米,是区内主要岩性,在图 2.3 的整个图幅均有出含白云质灰岩,断续夹有大小不等的白云质灰岩及灰岩透厚 300 多米。区内主要地层单位,图 2.3 中分布普遍,但主图 2.3 研究区及外围地层分布图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瑞刚;林国涛;;岩溶发育地区隧道勘察设计经验与施工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蒋忠诚;覃小群;曹建华;蒋小珍;何师意;罗为群;;中国岩溶作用产生的大气CO_2碳汇的分区计算[J];中国岩溶;2011年04期
3 管佳林;罗周全;杨彪;王雪艳;;矿区岩溶地表塌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4 张朗辉;;岩溶地区的水电工程防渗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5 何鹏;刘长武;王琛;犹爽;王万千;李黎;;沉积岩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毛邦燕;许模;肖维;;现代深部岩溶工程地质分类及其特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韩小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问题综述[J];山西建筑;2009年16期
8 胡贺松;彭振斌;陈安;;平果铝平南赤泥堆场岩溶地质问题与防治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9 梁晓丹;宋宏伟;赵坚;;隧道压力拱与围岩变形关系[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羽军;李维克;;浙赣线提速改造工程岩溶塌陷整治原则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新志;超浅埋大跨度连拱隧道围岩受力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春;会泽铅锌矿白云质灰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4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4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