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三仙姑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学位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587;P597
【部分图文】: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图Fig 1-1 Technical Route Sheet首先,室内搜集研究区的相关资料,如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公开发表的文献专著,区域地质地形图等。通过研习相关资料,了解前人对研究区内花岗岩体的研究程度,采纳各家之长,分析区内岩体研究的相对薄弱区,以此为本文的研究方向定下基调。然后,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深入三仙姑岩体所在区域,利用DGSS 系统进行区域地质填图,对于出露岩体观察、拍照、采样(对三仙姑岩体出露面积较大的三个岩体,各采样多个,以保证样品数据的代表性)、记录岩体的岩石岩相学特征以及构造特征。之后,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获得相关数据,将三仙姑岩体数据与搜集到的香花岭岩体和瑶岗仙岩体的数据利用 Geok和 Isoplot 进行数据处理成图。最后,将图表中反映出来的三个岩体的地质年龄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进行论文撰写。
第 3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 3 章 区域地质概况湘南地区地处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之间的钦—杭结合带上,属华南褶皱系粤桂褶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的重79]。自中元古代以来,湘南地区前后共经历了雪峰期、加里东期、海西期、期以及燕山期的多期多阶段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80]。这一构造演化的造就了湘南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特征、岩浆岩岩石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征、地层特征,为多金属成矿的大规模爆发打下了优越的基础条件,从而在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中大型甚至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
图 2-2 三仙姑地区地质略图(据江西根,2005 修改);2-泥盆系;3-寒武系;4-震旦系;5-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6-细花岗岩;7-花岗斑岩脉;8-地质界线;9-角度不整合;10-断裂;11-采样Fig 3-2 Slimplified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Sanxiangu areas(modified after Jiang et al.,2005)iferous; 2-Devonian; 3-Cambrian; 4-Sinian; 5-Fine to medium grained nite; 6-Fine-grained biotite granite; 7-Grantitic porphyry vein; 8-Geological bunconformity; 10-Fault; 11-Sampling site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汝成;谢磊;陆建军;朱金初;陈骏;;南岭及邻区中生代含锡花岗岩的多样性:显著的矿物特征差异[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2 李顺庭;祝新友;王京彬;王艳丽;程细音;蒋斌斌;;瑶岗仙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矿产勘查;2015年04期
3 陈兴兵;张孽;李俊国;;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嘎衣穷矿区花岗斑岩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S1期
4 陈希清;付建明;程顺波;马丽艳;卢友月;;湖南宝峰仙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SHRIMP U-Pb定年[J];矿床地质;2015年03期
5 程顺波;付建明;马丽艳;卢友月;;南岭地区成钨、成锡花岗岩组合的几个判别标志[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4年04期
6 轩一撒;袁顺达;原垭斌;弥佳茹;;湘南尖峰岭岩体锆石U_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2014年06期
7 董少花;毕献武;胡瑞忠;陈佑纬;;湖南瑶岗仙复式花岗岩岩石成因及与钨成矿关系[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8 陈毓川;王登红;徐志刚;黄凡;;华南区域成矿和中生代岩浆成矿规律概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年02期
9 陈骏;王汝成;朱金初;陆建军;马东升;;南岭多时代花岗岩的钨锡成矿作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1期
10 王莉娟;王京彬;王玉往;廖震;陈言飞;;我国南岭地区钨锡铌钽矿床成矿花岗岩主要地质特征[J];矿产勘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世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楼金伟;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芳荣;江西中—南部加里东期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季文兵;南岭地区万洋山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长江大学;2017年
2 沈滔;赣中城上复式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禹;花岗岩体钨锡成矿能力的地质地球化学判别标志[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2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5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