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万合永盆地构造、蚀变特征及铀找矿靶区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4:43
万合永盆地位于我国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的红山子-五分地成矿亚带,构造活动史上经历了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与中生代太平洋构造域的双重作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本论文在广泛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对盆地构造、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实地野外查证、实测构造剖面、节理统计、样品采集与镜下薄片鉴定等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构造格架特征以及蚀变的时空分布规律,最后从铀源、赋矿层位、构造、蚀变、岩体等角度对万合永盆地铀成矿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已有资料,预测找矿有利地段。研究显示,盆地构造格架以NE、NNE向及NW、NWW向断裂为主,SN向及EW向断裂不甚发育;NE向断裂构造主要有Ⅱ-2、Ⅱ-3、Ⅱ-4,NNE向断裂构造主要有Ⅰ-2、Ⅰ-3、Ⅰ-5、Ⅰ-7,NW、NWW向代表性断裂分别有Ⅳ-1、Ⅴ-1和Ⅴ-2。断裂性质以张性为主,其中NE向断裂早期构造性质为张性,晚期转变为压性,NNE向及NW、NWW向断裂构造多显示张性。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断裂之间的错断现象比较明显,根据错动关系,判断各组断裂形成先后顺序为NE向→NW向、SN向→NNE向→NWW向→NE向。火山构造明显受线性断裂控制,沿NE-NEE向断裂带分布,往往定位于NE向与NW向断裂复合部位。盆地内热液蚀变在地表以酸性羟基蚀变为主,其分布具有区块性和线性特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羟基蚀变多分布在新民组环形构造内部,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或夹持区,主干断裂周围,具有NE向与NW向展布特点。矿化蚀变具多期叠加性特点,可划分为三个期次,五个阶段,矿前期为高岭土-水云母-萤石-黄铁矿化阶段,成矿期包括水云母-微晶石英-赤铁矿化、胶状萤石-黄铁矿化、胶硫钼矿-胶状黄铁三个矿化阶段,矿后期包含绿泥石-碳酸盐化阶段、氧化作用阶段。根据盆地铀成矿的铀源、地层、构造、蚀变、岩体、成矿作用等条件,认为万合永盆地铀成矿条件比较优越,存在有利的成矿地段,并按铀成矿优劣性圈定出五处找矿靶区。
【学位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P619.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工作区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侵入岩
2.3 区域矿产
3 盆地概况
3.1 地层特征
3.1.1 基底
3.1.2 盖层
3.2 构造特征
3.3 蚀变、矿化特征
3.4 侵入岩
4 盆地构造
4.1 遥感构造信息提取
4.1.1 数据源选取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构造解译
4.2 构造特征
4.2.1 断裂构造
4.2.2 环形构造
4.3 节理统计分析
4.4 构造活动期次划分
5 盆地蚀变
5.1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5.1.1 数据源选取
5.1.2 数据预处理
5.1.3 蚀变提取
5.1.4 假异常剔除及分析
5.2 热液蚀变特征
5.2.1 蚀变空间分布规律
5.2.2 蚀变类型
5.2.3 蚀变期次划分
6 成矿条件分析
6.1 铀源条件
6.2 含矿主岩条件(地层条件)
6.3 构造条件
6.4 热液蚀变条件
6.5 岩体条件
6.6 成矿作用条件
7 成矿预测
8 成果认识及存在问题
8.1 成果认识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2621
【学位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P619.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工作区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侵入岩
2.3 区域矿产
3 盆地概况
3.1 地层特征
3.1.1 基底
3.1.2 盖层
3.2 构造特征
3.3 蚀变、矿化特征
3.4 侵入岩
4 盆地构造
4.1 遥感构造信息提取
4.1.1 数据源选取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构造解译
4.2 构造特征
4.2.1 断裂构造
4.2.2 环形构造
4.3 节理统计分析
4.4 构造活动期次划分
5 盆地蚀变
5.1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5.1.1 数据源选取
5.1.2 数据预处理
5.1.3 蚀变提取
5.1.4 假异常剔除及分析
5.2 热液蚀变特征
5.2.1 蚀变空间分布规律
5.2.2 蚀变类型
5.2.3 蚀变期次划分
6 成矿条件分析
6.1 铀源条件
6.2 含矿主岩条件(地层条件)
6.3 构造条件
6.4 热液蚀变条件
6.5 岩体条件
6.6 成矿作用条件
7 成矿预测
8 成果认识及存在问题
8.1 成果认识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贵华,陈名佐,邸瑞姞;我国寻找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潜力评估[J];地质地球化学;1999年04期
2 金淼张;;浙江省火山岩型铀矿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展望[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1年01期
3 邵飞;范衡;夏菲;邹茂卿;潘家永;何丹丹;;相山矿田斑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朱凤丽;;河北省沽源县大官厂铀钼矿床围岩蚀变与成矿[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罗毅,王正邦,周德安;额尔古纳超大型火山热液型铀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毛孟才,王圣祥,李梅,何晓梅,付湘;江西火山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3年02期
7 赵军红;胡瑞忠;蒋国豪;谢桂青;;中国东南部火山岩型铀矿床碳同位素组成和∑CO_2来源研究[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8 沈光银;;沽源火山盆地铀钼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08年06期
9 邓继燕;;宝昌-多伦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林锦荣;李子颖;何奕强;庞雅庆;胡志华;高飞;;赣南中新生代岩浆演化与铀成矿[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本文编号:2862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6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