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羌塘沱沱河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597
【部分图文】:
图 2-1 羌塘地块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简图(改编自莫宣学等,2006)2.2.1 羌塘地块羌塘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北邻金沙江缝合带,南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发育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被分为北羌塘地块和南羌塘地块,是研究特提斯
图 2-2.沱沱河研究区地质简图(据钱烨,2014;青海省沱沱河幅区域调查报告,2005)中生代地层主要有结扎群的甲丕拉组、巴贡组和雁石坪群的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雪山组。其中结扎群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显示滨海-海陆交互相沉积特征,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灰岩、泥灰岩为主,地
沱沱河流域二叠纪-侏罗纪地层柱状简图(据钱烨,2014;有修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立明;;非常规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J];地球;2017年04期
2 吴珍汉;叶培盛;胡道功;陆露;;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J];地质通报;2011年07期
3 贾保江;刘建清;杨平;;北羌塘盆地中的一种重要褶皱样式——穹窿构造[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年04期
4 吴纪修;尚玉虎;李鑫淼;薛倩冰;;羌塘盆地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及孔壁泥浆稳定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年03期
5 张玉修,李勇,李亚林,康沛泉,周家云;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侏罗系生油条件与油气显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王京;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西藏羌塘盆地早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0年01期
7 张忠民;羌塘盆地侏罗系夏里组沉积相及模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刘勇,曹春潮,吕金海;藏北羌塘盆地演化初探[J];断块油气田;1998年05期
9 罗本家,戴国汉;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勘探区块[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年01期
10 王飞;裴金梅;刘凤智;刘志欢;李国顺;;羌塘盆地尼玛地区盒子波分析[J];物探与化探;201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勇;青藏高原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过程的古地磁制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时志强;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尚林;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伍新和;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贾建称;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与动力学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卢占武;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油气远景的影响[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7 刘治博;南羌塘盆地西部上古生界—中生界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罗生龙;南羌塘盆地改则—荣玛地区侏罗系沉积、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马伯永;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侏罗系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梁晓;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段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琬越;藏北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张畅;北羌塘沱沱河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戴敬华;羌塘盆地额斯玛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杨耀;南羌塘盆地构造属性与油气资源远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丽霞;羌塘盆地胜利河—托纳木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及石油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6 张洒;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沉积物波普分析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4年
7 吴松;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晚侏罗世磁性地层年代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李正友;南羌塘盆地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样式及构造应力场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9 尹航;非震物探直接探寻油气藏方法技术研究及其在羌塘盆地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于海亮;羌塘盆地东部岩浆岩与盆地深部动力学演化关系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2865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6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