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0:31
   近年来,在川中古隆起地区发现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地质储量规模超过万亿立方米,其中龙王庙组作为主力含气层,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为了细致了解龙王庙组的储层特征以便进行储层预测,本文对龙王庙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以及室内综合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开展层序地层划分以及沉积相展布特征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川中地区龙王庙组组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及岩心观察资料综合分析,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结合GR曲线及KTH曲线的结果,开展了龙王庙组的层序地层研究,将龙王庙组整体作为一个三级层序,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Sq1和Sq2。在两个四级层序中划分高位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并利用网状的连井剖面对比建立了川中地区龙王庙组的层序地层格架。(2)明确了龙王庙组的岩相类型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岩石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自身矿物、成分结构特征等资料,总结出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的岩相类型主要划分为颗粒云岩相、泥晶云岩相和结晶云岩相。颗粒云岩相可分为砾屑云岩、砂屑云岩及鲕粒云岩;泥晶云岩相分为含泥泥粒云岩、泥晶云岩及泥质泥晶云岩;结晶云岩相分为花斑状泥-粉晶云岩和粉-细晶云岩。(3)确定了川中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类型根据岩心观察及描述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的鉴定分析,并结合岩石学及测井等与沉积相标志相关的资料,对龙王庙组进行了沉积相研究。确定研究区龙王庙组整体为局限台地相,其内部可分为云坪、台内滩、滩间洼地及潟湖等亚相,台内滩亚相可细分为滩核和滩翼,潟湖可细分为云质潟湖和云泥质潟湖。(4)明确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龙王庙组Sq1沉积期总体上看北部滩体发育较好,台内滩发育规模较大,向南部滩体逐渐减小,台内滩规模明显减少,东部和西部滩体不发育,沉积模式主要以滩间洼地和潟湖沉积为主。龙王庙组Sq2沉积期台内滩主要发育于研究区北部磨溪地区和南部高石梯地区,沉积规模较大,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向东南和西北方向逐渐过渡为以滩间洼地和局限潟湖沉积为主的沉积模式。与Sq1相比,台内滩逐渐向东扩大,而滩间洼地逐渐缩小,潟湖沉积呈逐渐向东迁移的趋势。根据层序格架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总结出研究区龙王庙组的沉积演化过程及规律:整体上,龙王庙组Sq2沉积期继承了Sq1时期的沉积格局,沉积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Sq2时期沉积水体向东南部缓慢退出,各沉积亚相及微相均呈现向东南部迁移的趋势。
【学位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沉积相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图Fig.1-1 Research technique route1.6 完成工作量文在进行研究之前收集了大批相关资料,包括录井和钻井资料,之后进基础资料的收集、对现场岩心的精细观察与描述、室内分析测试,从而心段沉积微相柱状图、单井沉积相柱状图、连井沉积相对比图及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报告的编写。主要工作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 1-1)

位置图,磨溪,褶带,古隆起


四川盆地地处在扬子地台的西北侧,被两组深大断裂控制形成了菱形构造区,四川盆地是以上扬子克拉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大型含油富气叠合盆地,总面积可达 19×104km2。如今在四川盆地内可以划分为四川东南斜坡高陡构造区、川中平缓构造区和川西糊陷低陆构造区三个大的分区,具体可细分为川北低褶带、川西低隆褶带、川中平缓褶带、川西南低陡裙带、川东高陆裙带和川南低陆褶带六个次一级构造区[36-38]。在早寒武世所在的中上扬子地区以发育浅海海相台地为主,中上扬子地区主要由康滇古地理体系构成,而四川盆地刚好位于康滇古陆东南侧,自西向东发育斜坡和盆地相,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古地理单元序列[39]。本文的研究区为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位于资阳市及遂宁市境内[40],是高石梯-磨溪古隆起的核心。古隆起是以高石梯-磨溪地区为中心,南至大足、北至南部县、东至广安,面积达可 2.7×104km2(见图 2-1)。震旦纪灯影组沉积期-早寒武世龙王庙组时期是高石梯-磨溪古隆起主要发育的沉积期,自震旦纪以来,其核部长期处于古隆起的高部位,统一巨型构造圈闭发育,后期构造相对稳定[41]。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综合柱状图


2.2 构造特征2.2.1 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大型的叠合盆地,由海盆和陆盆两个原型盆地叠置而成,晚震旦世至中三叠世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42],晚三叠世后为陆相碎屑沉积(图2-3)。盆地具有典型多旋回性的发育特点,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发育成为具有多层次结构、多期构造动力成盆和构造变动史的特点,由于四川盆地具有以上的特点,因此其含油气系统相对复杂,呈现多期次生油、多期成藏等情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腾;谭秀成;李凌;曾伟;金民东;罗冰;洪海涛;胡平;;四川盆地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沉积特征与古地理[J];沉积学报;2016年01期

2 张建勇;罗文军;周进高;王勇;唐松;罗冰;潘立银;倪超;谷明峰;李文正;;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11期

3 杨雪飞;王兴志;唐浩;姜楠;杨跃明;谢继荣;罗文军;;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微相研究[J];沉积学报;2015年05期

4 魏国齐;杨威;杜金虎;徐春春;邹才能;谢武仁;武赛军;曾富英;;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构造特征及对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3期

5 杜金虎;邹才能;徐春春;何海清;沈平;杨跃明;李亚林;魏国齐;汪泽成;杨雨;;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6 邹才能;杜金虎;徐春春;汪泽成;张宝民;魏国齐;王铜山;姚根顺;邓胜徽;刘静江;周慧;徐安娜;杨智;姜华;谷志东;;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7 姚根顺;周进高;邹伟宏;张建勇;潘立银;郝毅;王芳;谷明峰;董庸;郑剑锋;倪超;辛勇光;;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及分布规律[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4期

8 高达;林畅松;杨海军;左璠璠;蔡振忠;刘景彦;张丽娟;李虹;;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栾守亮;陈世悦;马玉新;杨怀宇;;华北地台南部地区寒武系沉积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李伟;余华琪;邓鸿斌;;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演化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宇翔;川东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6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