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中西段主碰撞期岩浆侵入活动特征与成矿潜力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588.1;P612
【部分图文】:
1.2.1 冈底斯带研究现状与进展冈底斯带北南界分别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羌塘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分割开,且自北向南由狮泉河-嘉黎缝合带和洛巴堆-米拉山断裂带划分为北、中、南拉萨地块(Metcalfe, 1996, 2002;潘贵棠等,2006;Zhu et al.,2011)。前人对冈底斯的研究进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印亚大陆碰撞阶段的划分印亚大陆碰撞阶段的划分对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有着深刻意义(侯增谦等,2006a-c,2008)。鉴于印亚大陆边界的不均一性,不同研究者对初始碰撞时间从不同研究领域出发获得的结果不同,甚至相差很大,主要包含两类认识:小于 55Ma(Searle et al., 1987;Dewey J F, 1989;Aitchison et al.,2007);大于 55Ma(Yin and Harrison, 2000;莫宣学等,2003,2005; Ding et al.,
谦等(2006a-c,2008)综合板块运动学、地层沉积学、区域岩石学等研究证据将印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限定于古近纪初(约 65Ma);并根据林子宗火山岩和后碰撞钾质火山岩的时空格架和古地理岩相学特征,认为自碰撞以来,该造山带相继经历了主碰撞(65-41Ma)、晚碰撞(40-26Ma)和后碰撞(25-0Ma)三个连续的演化阶段(图 1-1)。(2)拉萨地块的岩石圈结构对于拉萨地块的岩石圈结构,Zhu et al(2011)指出拉萨地块由一个古老的中拉萨地块和新生的南、北拉萨地块组成。Hou et al(2015)采用岩浆岩锆石Hf 同位素填图,较详细解剖了拉萨地块的岩石圈结构:北拉萨地块的东段(90°E以东)、中拉萨地块的大部分、南拉萨地块的中段(83~87°E)为古老地壳;其他为新生地壳(图 1-2)。
2.1 大地构造背景青藏高原由众多的地块组成,自北向南依次为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其中拉萨地块也称为冈底斯带,全称为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岩浆岩带,有着漫长而又复杂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侯增谦等,2008;Dcwcy et al., 1989)。2.1.1 大地构造位置冈底斯带(拉萨地块),西起狮泉河、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东至伯舒拉岭,长约 2500 公里,南北最宽约达 300 公里,呈 NWW-SEE 向以带状横贯于青藏高原造山带南部(图 2-1)。大地构造位置显示,冈底斯带位于青藏高原造山带南部,南北端分别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喜马拉雅地块和羌塘地块相隔(图 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志明;李光明;王保弟;李应栩;黄勇;郭琳;段瑶瑶;;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查个勒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06期
2 付强;黄克贤;郑远川;杨竹森;段连峰;;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矽卡岩型矿体白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质学报;2015年03期
3 王立强;林鑫;李壮;张志;康浩然;李海峰;;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区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4 段志明;李光明;李应栩;王保弟;张晖;黄勇;郭琳;段瑶瑶;;中冈底斯成矿带龙根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J];矿床地质;2014年03期
5 纪现华;孟祥金;杨竹森;张乾;田世洪;李振清;刘英超;于玉帅;;西藏纳如松多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4年02期
6 付强;杨竹森;郑远川;黄克贤;李秋耘;李为;梁维;孙清钟;张松;;加拉普铁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2013年03期
7 辛存林;都卫东;张育平;魏明;陈世伟;;西藏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纪现华;杨竹森;于玉帅;申俊峰;田世洪;孟祥金;李振清;刘英超;;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机制:岩浆锆石证据[J];矿床地质;2012年04期
9 侯增谦;郑远川;杨志明;杨竹森;;大陆碰撞成矿作用:Ⅰ.冈底斯新生代斑岩成矿系统[J];矿床地质;2012年04期
10 黄克贤;郑远川;张松;李为;孙清钟;李秋耘;梁维;付强;侯增谦;;西藏亚贵拉矿区两期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赛军;汇聚板块边缘岩浆活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2 叶培盛;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876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7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