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志丹油田X13井区长6特低渗透油藏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16:59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X13井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为研究单元,以多学科地质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测井、钻井、实验分析、录井显示、试油试采等资料,对长6特低渗透油藏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地层进行精细的划分与对比,建立全区地层格架,总结地层特征及小层构造演化特征;概括小层沉积微相类型及相带展布特征;研究储层的物性特征及盖层的分布,弄清储层物性的优势区域及盖层较为发育的区域。在此基础之上,明确油藏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合其基础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层发育完整、厚度稳定,自西向东逐渐抬高。局部发育鼻隆及穹隆构造,构造演化呈继承性发育。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分流间湾四种微相,物源来自北北东方向。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物性差,属特低渗透。长6_1、长6_2小层油藏发育情况较好,长6_4小层较差。储层的展布受到了沉积相的严格控制,物性好的区域大致与主砂体分布区域吻合;油气较为富集的区域大部分集中在储层物性较好的区域;沉积相和储层物性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低幅度鼻隆构造对油气的分布具有较好的指向作用;盖层对储集层的侧向封堵也可以作为良好的遮挡条件,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学位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低渗透油藏的分类
        1.2.2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特征
        1.2.3 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
        1.2.4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方法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第二章 基本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演化
    2.2 延长组地层组合特征
    2.3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
        2.3.1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原则
        2.3.2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思路及方法
        2.3.3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的依据
        2.3.4 小层特征及精细划分对比结果
    2.4 构造特征及演化
        2.4.1 构造地质背景
        2.4.2 小层微构造特征及演化
第三章 沉积特征
    3.1 沉积背景及相标志
        3.1.1 沉积背景
        3.1.2 沉积相标志
    3.2 小层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3.3 沉积相带展布及演化特征
第四章 储层及盖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类型
        4.1.2 碎屑组分特征
    4.2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及组合特征
        4.2.2 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布特征
        4.3.2 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的确定
        4.3.3 储层物性的变化特征
    4.4 储层厚度展布
    4.5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4.6 盖层岩性及厚度分布
第五章 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5.1 流体性质
        5.1.1 地面原油性质
        5.1.2 地下流体性质
        5.1.3 油田水性质
        5.1.4 原油伴生气性质
    5.2 温压系统特征
    5.3 录井油气水显示情况
    5.4 油气显示及分布特征
        5.4.1 油气显示及“四性关系”
        5.4.2 油层厚度及分布特征
        5.4.3 含油饱和度分布富集特征
        5.4.4 油气剖面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5.5 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5.5.1 构造因素及其影响
        5.5.2 沉积因素及其影响
        5.5.3 储层因素及其影响
        5.5.4 盖层因素及其影响
        5.5.5 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7+8油层组滨浅湖滩坝体系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5期

2 王建民;;陕北志丹地区长_6—长_2油层组水退型三角洲沉积演化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2期

3 ;Control Factors of Solutional Voids in Feldspars and Favorable Zone Forecast of Chang 2 Oil Reservoir Group in the Midwest Ordos Basin[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7年05期

4 赵靖舟;吴少波;武富礼;;论低渗透储层的分类与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年03期

5 贾振歧,邱勇松,吴景春;低渗低速下非达西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孙肇才 ,谢秋元;叠合盆地的发展特征及其含油气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198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娟萍;陕北姚店油田北区延长组沉积相及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杨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3 邱勇松;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志升;安塞郝家坪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峰;陕北志丹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特低渗储层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3 隆昊;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及砂体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柴改建;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8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78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