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内蒙古突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发布时间:2020-11-18 21:38
   对内蒙古突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的花岗质岩石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和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明确了本区花岗质岩石的分布特点和岩石组合特征;测定了花岗质岩石的侵位年龄;进而分析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岩浆源区的性质;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划分出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并揭示突泉-科右中旗地区花岗质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研究区4个地方的花岗质岩石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样品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孟恩陶勒盖中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41±3Ma,宝格吐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26±1Ma,巴彦乌拉晚侏罗世正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48±1Ma,马家屯早白垩世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125±1Ma,结合本区已有的花岗岩年代学研究资料,可将本区岩浆活动可以划分为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四个期次。通过矿物组成、主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岩石成因判别、元素协变关系和岩浆源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孟恩陶勒盖花岗质岩石为S型花岗岩,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宝格吐花岗质岩石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其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巴彦乌拉花岗岩为A_2型花岗岩,为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马家屯花岗斑岩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源于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资料,我们推测突泉—科右中旗地区中三叠世S型花岗岩可能反映了古亚洲洋闭合同碰撞时期区域性挤压的构造背景;晚三叠世高分异I型花岗岩可能属于古亚洲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而晚侏罗世A_2型花岗岩的形成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于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背景;早白垩世高分异I型花岗岩于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后撤造成的弧后伸展构造环境。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588.121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花岗质岩石,松辽,成生演化


图 1.1 技术路线图决关键问题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花岗质岩石形成的时代;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花岗质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托的研究项目松辽西缘地区构造、岩浆活动与盆地成生演化研究》 001-08),2015-2016。该项目是《松辽外围西部盆地群油题之一。工作量

内蒙古,地理位置,乌兰浩特,兴安盟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2.1内蒙古突泉-科右中旗地区地理概况内蒙古突泉-科右中旗地区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与吉林省交界处,此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通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图 2.1)。连接突泉与乌兰浩特市及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通辽市的 G111 国道贯通全镇。

大地构造,构造体系,缝合带,大兴安岭中南段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究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大地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蒙造山带(孔元明,2014),其西北部为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南—延吉缝合带(黄猛,2014;吴庆,2014),古生代经历了古亚洲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与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叠hang et al.,2008;Xu et al.,2009;Wu et al.,2011;许文良等,201图 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辉;李舢;王涛;王文志;焦永艳;;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代、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5年12期

2 冯罡;万乐;刘正宏;白新会;关庆彬;李鹏川;;内蒙古巴林右旗晚侏罗世巴彦琥硕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3 陈会军;张彦龙;王清海;杨浩;钱程;陈井胜;秦涛;汪岩;吴新伟;张渝金;;大兴安岭中段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资源;2015年05期

4 陈树旺;张海华;郑月娟;卞雄飞;张健;苏飞;公繁浩;黄欣;甄甄;;内蒙古科右中旗—突泉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5年10期

5 陈丽丽;程志国;;内蒙古兴安盟杜尔基地区花岗岩岩石学及锆石U-Pb年龄[J];中国地质;2015年04期

6 古阿雷;孙景贵;白令安;赵克强;王忠禹;;大兴安岭中东部闹牛山浅成热液脉型铜矿床成岩成矿机理研究:来自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制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S1期

7 宋维民;庞雪娇;付俊;陶楠;杨佳林;杜继宇;吴桐;;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碱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03期

8 张海华;郑月娟;陈树旺;李永飞;张健;卞雄飞;苏飞;公繁浩;黄欣;;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三叠纪花岗质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02期

9 徐博文;郗爱华;葛玉辉;刘珏;王明智;房超;;内蒙古赤峰地区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5年01期

10 宋维民;李之彤;付俊彧;庞雪娇;陶楠;吴桐;;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成因研究[J];地质科学;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建国;大兴安岭南部科右中旗碱性流纹岩的岩石成因及成矿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2 孙明道;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块及邻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和构造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3 张吉衡;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高晓峰;东北地区中生代火成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5 隋振民;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地壳演化[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纪政;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7年

2 何松;黑龙江虎林地区花岗质岩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7年

3 万乐;内蒙古五十家子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形成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璐;内蒙古吐列毛都地区中生代晚期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16年

5 孔元明;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早白垩世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岩特征及形成的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4年

6 潘明;内蒙古巴林右旗古力古台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区域构造演化[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7 宋维民;大兴安岭中部中三叠世孟恩陶勒盖侵入岩体的动力学背景及其意义[D];东北大学;2011年

8 武晓静;大兴安岭中南段晚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地壳演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9 徐岩;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岩浆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9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89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