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河间洼槽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08 22:47
  饶阳凹陷河间洼槽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为揭示储层致密化过程,并分析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手段,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分析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同时利用"反演回剥"的原理,以铸体薄片资料为基础,定量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储层孔隙度演化,与油气充注史相结合确定研究区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经历酸碱交替的流体演化,储层成岩演化呈多期溶解多期胶结的特征;成岩早期缺乏抗压实的碳酸盐胶结物、塑形矿物的压实作用、硅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储层致密化前后有2期油气充注,第1期油气充注于储层致密化之前,即油气在浮力作用下进入储层的"先成藏后致密"的过程,第2期油气充注于储层致密化之后,即油气在超压作用下进入储层的"先致密后成藏"的过程。 

【文章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年08期 第1477-1488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河间洼槽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图1饶阳凹陷研究区概况及剖面Fig.1GeneralsituationandsectionaldrawingofRaoyangDepression储层基本特征

洼槽,河间,古近系,因素分析


烃源岩的标准,形成大量未熟—低熟油[21]。结合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22],来自沙三段和沙一下亚段烃源岩的油气存在2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东营末期;第二期为馆陶晚期至明化镇中后期。图6河间洼槽古近系沙河街组储层致密化因素分析Fig.6DensificationfactorsoftheEsreservoirsinPalaeogeneinHejianthrough图7饶阳凹陷河间洼槽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反演回剥结果Fig.7Inversionandback-strippingresultofporosityevolutionofthereservoirsinPalaeogeneinHejianthrough(3)确定充注后孔隙度变化值。以宁古4井,4679m砂岩样品为例,通过埋藏史确定目的层2期油气大量充注时的埋深与现今埋深的深度差值分别为2050m和1139m,将现今孔隙度剖面沿正常趋势上推深度差值,所对应的孔隙度值与现今目的层的孔隙度差值分别为7.5%,2.5%(图8)。(4)确定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通过上述物性下限与深度的拟合公式得出现今目的层孔隙度下限值为5.6%,与油气充注后的孔隙度变化值相加得到临界孔隙度分别为13.1%(第1期)和8.1%(第2期),同理得到宁22井,3716.85m砂岩样品的临界孔隙度,分别为17.9%(第1期)和9.45%(第2期)。No.81483魏玮等: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河间洼槽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饶阳凹陷,概况,基本特征,储层


1地质背景饶阳凹陷为继承性的单断箕状凹陷[7],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中部,东西两侧被凸起围绕,南至衡水断层,北面与霸县凹陷相邻,勘探面积约为6300km2。凹陷发育马西、任西、河间、留西及饶南五大生油洼槽,河间洼槽位于饶阳凹陷中部,为单断断阶式结构,自东向西可划分为陡坡带、主洼槽带、洼中断裂带、次洼槽带和斜坡带[8](图1),本文研究对象为主洼槽带。研究区钻遇的古近系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孔店组、沙河街组及东营组,其中沙河街组分布广泛,厚度较大,是该区的主力储层和生油层,发育沙一下亚段和沙三段2套烃源岩[9]。图1饶阳凹陷研究区概况及剖面Fig.1GeneralsituationandsectionaldrawingofRaoyangDepression2储层基本特征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储层岩性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图2(a)],其中石英含量为46.1%~65.5%,相对较高,长石含量为19.6%~38.8%,岩屑含量为6.6%~28.2%,多为中细—粉砂岩,砂岩和泥岩频繁互层[图2(b)],岩石成分成熟度中等,岩石颗粒为次棱—次圆状,分选中等—好。填隙物由自生胶结物和陆源杂基组成,其中自生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石英加大边、高岭石及绿泥石等,多为基底式和孔隙式胶结。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及胶结物溶解形成的粒间溶孔等,存在少量的构造裂缝和石英、长石等脆性颗粒受压实作用形成的破裂缝。从物性参数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储层整体物性差,并且孔渗性随深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沙一段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饶阳凹陷南部古近系中深层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J]. 操应长,张会娜,葸克来,赵贤正,周磊,崔周旗,金杰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06)
[2]致密砂岩中硅质胶结物的硅质来源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为例[J]. 罗龙,孟万斌,冯明石,谭先锋,张世华,孙茹,肖春晖.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03)
[3]断陷盆地弱构造区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以冀中坳陷为例[J]. 赵贤正,金凤鸣,邹娟,侯凤香,戴俊生,孙治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2)
[4]碎屑岩储层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J]. 王艳忠,操应长,葸克来,宋国奇,刘惠民.  石油学报. 2013 (06)
[5]低孔渗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确定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刘震,黄艳辉,潘高峰,刘静静,吴迅达,王菁,张胜斌.  地质学报. 2012(11)
[6]冀中坳陷马西洼槽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J]. 侯凤香,董雄英,吴立军,李向阳,侯凤梅.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4)
[7]饶阳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与油藏分布的关系[J]. 赵利杰,蒋有录,刘华,范炳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4)
[8]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 邹才能,朱如凯,吴松涛,杨智,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杨华,徐春春,李登华,白斌,王岚.  石油学报. 2012(02)
[9]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J]. 刘华,蒋有录,徐昊清,张永丰.  石油学报. 2011(06)
[10]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控因素[J]. 蒋有录,卢浩,刘华,杨德相,范炳达.  石油学报. 2011(05)



本文编号:2905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05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