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地层格架与环境演化
发布时间:2020-12-12 05:39
本论文以东海陆架浅层地层为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资料、钻井资料、以及浅地层剖面资料入手,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地层层序划分,描述研究区浅地层剖面测线地震相特征及SFK-1孔沉积相特征,分析、探讨海平面变化过程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及控制因素。根据对研究区浅地层地震剖面的反射结构、波组特征和地层反射终止方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共识别出地震反射界面14个,划分地震反射单元13个。反射界面自上而下依次为:D0、D1-1、D1-2、D1、D1`、D2、D3、D4、D5-1、D5-2、D5、D6、D7、D8。地震反射单元自上而下为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根据地震反射单元特征,结合SFK-1井岩性,以海进海退旋回为基准,对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共划分出Ⅰ、Ⅱ、Ⅲ、Ⅳ四组层序,8组次级层序。层序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地层,由U1-U5组成;层序Ⅱ为末次冰期亚间冰期中晚期地层,由U6-U7组成;层序Ⅲ为末次冰期亚间冰期早期至末次冰期早期地层,由U8-U11组成;层序Ⅳ为晚更新世间冰...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浅钻分布示意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海底面以下 100m 左右深度范围的地层,垂直分辨率约为 1m。研究区内浅地层剖面测线穿过或近距离穿过的浅钻有 SFK-1、DZQ-4、DC-1、CJ-1 孔。浅部钻孔资料主要来自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揭示地层主要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地层。
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过观察岩芯,结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对 SFK-1 孔进行的沉积放射性测年等资料,总结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沉积相及其组合比前人研究,结合详尽的测年资料阐明研究区的地层格架和沉积研究区进行沉积体系划分,对特征特殊地质体进行识别,揭示;探究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过程。术路线文开展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利用海洋地质所浅地层剖面数据及钻孔岩心资料,结合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和架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沉积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层序地层及其沉积环境[J]. 崔征科,杨文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4)
[2]东海陆架中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李日辉,王红,蓝先洪. 海洋与湖沼. 2012(06)
[3]东海西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指示[J].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何起祥,蓝先洪.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06)
[4]黄河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沉积动力环境约束[J]. 王中波,杨守业,李日辉,张志珣,李军,白凤龙,李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04)
[5]东海陆架沙脊分布及其形成演化[J]. 吴自银,金翔龙,曹振轶,李家彪,郑玉龙,尚继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2)
[6]东海陆架两期沙脊的时空对比[J]. 吴自银,金翔龙,曹振轶,李家彪,郑玉龙,尚继宏.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5)
[7]长江口外陆架区埋藏古河道研究[J]. 刘奎,庄振业,刘冬雁,叶银灿,胡广元.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5)
[8]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对末次冰盛期以来海面阶段性上升的响应[J].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4)
[9]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J]. 徐方建,李安春,肖尚斌,万世明,刘建国,张永超. 沉积学报. 2009(01)
[10]中国不同区域MIS-3时期气候特征研究进展[J]. 甄治国,钟巍,薛积彬,郑琰明,刘伟. 冰川冻土. 2008(05)
博士论文
[1]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D]. 杨继超.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D]. 徐涛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3]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D]. 庄丽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
本文编号:2911954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浅钻分布示意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海底面以下 100m 左右深度范围的地层,垂直分辨率约为 1m。研究区内浅地层剖面测线穿过或近距离穿过的浅钻有 SFK-1、DZQ-4、DC-1、CJ-1 孔。浅部钻孔资料主要来自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揭示地层主要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地层。
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过观察岩芯,结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对 SFK-1 孔进行的沉积放射性测年等资料,总结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沉积相及其组合比前人研究,结合详尽的测年资料阐明研究区的地层格架和沉积研究区进行沉积体系划分,对特征特殊地质体进行识别,揭示;探究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过程。术路线文开展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利用海洋地质所浅地层剖面数据及钻孔岩心资料,结合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和架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沉积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层序地层及其沉积环境[J]. 崔征科,杨文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4)
[2]东海陆架中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李日辉,王红,蓝先洪. 海洋与湖沼. 2012(06)
[3]东海西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指示[J].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何起祥,蓝先洪.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06)
[4]黄河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沉积动力环境约束[J]. 王中波,杨守业,李日辉,张志珣,李军,白凤龙,李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04)
[5]东海陆架沙脊分布及其形成演化[J]. 吴自银,金翔龙,曹振轶,李家彪,郑玉龙,尚继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2)
[6]东海陆架两期沙脊的时空对比[J]. 吴自银,金翔龙,曹振轶,李家彪,郑玉龙,尚继宏.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5)
[7]长江口外陆架区埋藏古河道研究[J]. 刘奎,庄振业,刘冬雁,叶银灿,胡广元.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5)
[8]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对末次冰盛期以来海面阶段性上升的响应[J].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4)
[9]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J]. 徐方建,李安春,肖尚斌,万世明,刘建国,张永超. 沉积学报. 2009(01)
[10]中国不同区域MIS-3时期气候特征研究进展[J]. 甄治国,钟巍,薛积彬,郑琰明,刘伟. 冰川冻土. 2008(05)
博士论文
[1]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D]. 杨继超.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D]. 徐涛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3]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D]. 庄丽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
本文编号:2911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1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