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安徽铜陵包村铜(金)矿床黄铁矿研究及成矿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18 20:59
  包村铜(金)矿床是铜陵狮子山矿田重要矿床,为铜陵矿集区矽卡岩型铜(金)典型矿床之一。本文在系统收集矿集区和包村铜金矿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综合室内研究相结合,以黄铁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L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等现代纳米矿物学研究手段,开展包村矿床及区域内的黄铁矿矿物学研究,探讨矿床中具有特殊结构构造的胶状黄铁矿矿石成因,进而分析该矿石对铜金矿床成矿意义。包村矿床中的黄铁矿按粒径大小可分为三类:胶状黄铁矿、细晶黄铁矿以及粗晶黄铁矿。其中胶状黄铁矿主要由纳米、亚微米的黄铁矿组成,晶粒多呈自形-半自形,共存有少量碎屑石英,此外矿石中环带结构显著,暗色环带中含有较多的白铁矿;细晶黄铁矿被石英脉穿切,在石英脉附近黄铁矿存在有明显重结晶现象,并存在少量的闪锌矿;粗晶黄铁矿被石英脉穿切更明显,并伴生有黄铜矿。微观观察及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包村胶状黄铁矿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为原生沉积有机质降解后残留有机质,表明包村胶状黄铁矿为有生物参与的沉积成因。微量元素分析组成显示,不同粒径黄铁矿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后期热...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徽铜陵包村铜(金)矿床黄铁矿研究及成矿意义


研究方案示意图

地质图,铜陵,矿集区,地质图


10图 2.1 铜陵矿集区地质图(修改自文献[20])Fig 2.1 Geological map of Tongling metallization cluster

铜陵,地层图,矿集区


11图 2. 2 铜陵矿集区地层图(据安徽省地矿局 321 地质队,1995)Fig 2.2 The geological histogram of Tongling metallization clust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中莓状黄铁矿对古环境古生态的指示——以豫西南上泥盆统为例[J]. 赵曌,张立军.  沉积学报. 2017(03)
[2]安徽铜陵矿集区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来自科学深钻TK01的证据[J]. 李骏,杨竹森,徐文艺,杨丹.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7(02)
[3]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矶头岩体的矿物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宋扬,杜杨松,张智宇,马宏,朱晓强.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1)
[4]黔东松桃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萍,周琦,杜远生,余文超,徐源,齐靓,袁良军.  地球科学. 2016(12)
[5]铜陵矿集区舒家店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 李名则,吴才来,雷敏,郜源红,王楠.  中国地质. 2016(05)
[6]铜陵狮子山矿田大团山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杨小男,徐兆文,王云健.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3)
[7]中—低温水热条件下黄铁矿与Cu(Ⅰ)—Cl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 张阳,蔡元峰.  地质论评. 2016(04)
[8]铜陵新桥矿田褐铁矿矿物组成及成因[J]. 刘诗贝,徐亮,陈平,谢巧勤,陈天虎,刘海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3)
[9]辽东湾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物物源与沉积环境:来自碎屑矿物和自生黄铁矿的证据[J]. 王利波,李军,赵京涛,胡邦琦,窦衍光,孙荣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2)
[10]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金矿床的成因:来自两类黄铁矿微形貌学、地球化学特征的证据[J]. 肖鑫,周涛发,范裕,谢杰,张乐骏.  岩石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铜陵狮子山铜钼金矿田控矿作用地球化学响应机制[D]. 席明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D]. 陆三明.合肥工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铜陵新桥矿床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纳米矿物学特性[D]. 徐亮.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安徽铜陵包村矽卡岩型金矿特征和成因[D]. 王剑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3]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D]. 梁建锋.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4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24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