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盆地上白垩统勐野井组自形黄铁矿成因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22 09:17
东南亚地区发育许多具有蒸发岩系的陆内盆地,盆地中又分布着众多不同类型的蒸发岩矿床,云南思茅盆地是其中之一。思茅盆地位于特提斯成矿带东南段,上白垩统勐野井组是该区域一套广泛分布的含盐地层,该组内赋存有我国目前唯一的前第四纪固体钾盐矿床,该组地层以棕红色、杂色泥砾岩为主。思茅盆地由于受特提斯洋关闭以及板块碰撞的影响,构造活动强烈,有众多大型金属矿床产生。黄铁矿的成因大致可分为同生沉积作用形成的黄铁矿,生物作用形成的黄铁矿,以及热液作用形成的黄铁矿。对于勐野井组含盐系中黄铁矿的成因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是同生沉积作用形成的黄铁矿或生物作用形成的黄铁矿。目前,黄铁矿赋存于勐野井组石膏层中且黄铁矿晶体呈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等良好晶形密集产出的特征在思茅盆地尚未报道,且该种黄铁矿具有与石膏共生的特殊现象,其成因迄今为止仍未有明确的解释。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思茅盆地勐野井组黄铁矿成因问题,确定思茅盆地晚白垩世勐野井组地层黄铁矿样品的主微量元素成分,明确石膏样品和黄铁矿样品硫同位素、锶同位素组成,确定黄铁矿成因类型,得出黄铁矿中硫元素的来源,确定黄铁矿形成机制及其对钾盐成矿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扒沙河组石英砂岩中的铜矿化:a/b/c/d-石英砂岩中的蓝铜矿思茅盆地勐野井组是一套厚层的含固体钾盐(一种蒸发盐)的泥砾岩沉积,前人在思茅盆地勐野井组灰绿色泥岩中发现黄铁矿颗粒,并对其做过仔细研究(高翔等,2013):
图 1-2 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和中亚侏罗纪钾盐矿床 Rb-Sr 体系特征(Shen et al., 2017)兰坪盆地位于思茅盆地的北部,在兰坪盆地有众多大型金属矿床,前人对兰坪黄铁矿做过大量研究(黄智龙,2004;胡古月等,2013;曾普胜等,2016),茅盆地黄铁矿的研究较少。黄铁矿赋存于硬石膏层且黄铁矿晶体呈八面体、五体等良好晶形密集产出的现象在思茅盆地尚未报道,且该种黄铁矿具有与石膏殊现象,其成因迄今为止仍未有明确的解释。前人试图解答勐野井组含盐系中成因问题时,更多停留在还原作用形成黄铁矿的认识,而忽略了热液作用对形的影响。1.3 研究内容及方法为了回答勐野井组硬石膏层中黄铁矿成因这一问题,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本文化学方法对黄铁矿及硬石膏层进行详细研究,充分研究黄铁矿产状分布、黄铁
图 1-3 技术路线图首先,通过阅读文献专著及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史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特征;其次,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化学分析:利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黄铁矿颗粒进行微观观察;地球化学分析主要研究黄铁矿主微量元素成分和含量,并对黄铁矿成因进行判别,并通过黄铁矿、石膏硫同位素对比研究,确定硫同位素分配情况,并讨论黄铁矿硫源;最后,在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完成之后,可以获得较为清晰的地球化学特征,将这些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思茅盆地晚白垩世勐野井组黄铁矿成因及地质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 黄铁矿n(S)/n(Fe)、ω(Co)/ω(Ni)值可以反映黄铁矿成因。黄铁矿的理论分子式为FeS2,理论上标准黄铁矿的主量元素成分n(S)/n(Fe)的比值为2,而事实上黄铁矿n(S)/n(Fe)的比值往往不等于2,因此导致黄铁矿n(S)/n(Fe)的比值可以较为可靠的指示黄铁矿的成因(张宇等,2013)。一般将n(S)/n(Fe)<2称为硫亏损型(铁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思茅盆地上白垩统勐野井组自形黄铁矿成因及地质意义[J]. 董浩伟,王立成,刘成林,魏玉帅,王延路,伯英. 现代地质. 2018(01)
[2]淮北宿临矿区构造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及其地质控制[J]. 李云波,姜波,屈争辉. 地质科学. 2017 (03)
[3]Degree of Brine Evaporation and Origin of the Mengyejing Potash Deposit: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J]. SHEN Lijian,LIU Chenglin,WANG Licheng,HU Yufei,HU Mingyue,FENG Yuex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7(01)
[4]亚洲最大铅锌矿——三阶段叠加成矿的金顶巨型铅锌矿床[J]. 曾普胜,李红,李延河,王兆全,温利刚,刘斯文. 地质学报. 2016(09)
[5]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孔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J]. 陆红锋,刘坚,吴庐山,陈芳,廖志良. 地学前缘. 2015(02)
[6]小秦岭车仓峪钼矿成因研究:辉钼矿Re-Os年龄及黄铁矿微量元素制约[J]. 赵海香,戴宝章,李斌,朱志勇. 岩石学报. 2015(03)
[7]云南兰坪盆地云龙组硫酸盐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立成,刘成林,费明明,沈立建,张华. 中国矿业. 2014(12)
[8]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胶状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J]. 张宇,邵拥军,周鑫,刘忠法,郑明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12)
[9]膏盐在金顶铅锌矿成矿中的作用:硫和锶同位素证据[J]. 胡古月,李延河,曾普胜. 地质学报. 2013(11)
[10]大陆裂谷盆地钾盐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J]. 刘成林. 地球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三江中南段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 肖昌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与成矿预测[D]. 罗军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本文编号:2931520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扒沙河组石英砂岩中的铜矿化:a/b/c/d-石英砂岩中的蓝铜矿思茅盆地勐野井组是一套厚层的含固体钾盐(一种蒸发盐)的泥砾岩沉积,前人在思茅盆地勐野井组灰绿色泥岩中发现黄铁矿颗粒,并对其做过仔细研究(高翔等,2013):
图 1-2 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和中亚侏罗纪钾盐矿床 Rb-Sr 体系特征(Shen et al., 2017)兰坪盆地位于思茅盆地的北部,在兰坪盆地有众多大型金属矿床,前人对兰坪黄铁矿做过大量研究(黄智龙,2004;胡古月等,2013;曾普胜等,2016),茅盆地黄铁矿的研究较少。黄铁矿赋存于硬石膏层且黄铁矿晶体呈八面体、五体等良好晶形密集产出的现象在思茅盆地尚未报道,且该种黄铁矿具有与石膏殊现象,其成因迄今为止仍未有明确的解释。前人试图解答勐野井组含盐系中成因问题时,更多停留在还原作用形成黄铁矿的认识,而忽略了热液作用对形的影响。1.3 研究内容及方法为了回答勐野井组硬石膏层中黄铁矿成因这一问题,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本文化学方法对黄铁矿及硬石膏层进行详细研究,充分研究黄铁矿产状分布、黄铁
图 1-3 技术路线图首先,通过阅读文献专著及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史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特征;其次,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化学分析:利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黄铁矿颗粒进行微观观察;地球化学分析主要研究黄铁矿主微量元素成分和含量,并对黄铁矿成因进行判别,并通过黄铁矿、石膏硫同位素对比研究,确定硫同位素分配情况,并讨论黄铁矿硫源;最后,在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完成之后,可以获得较为清晰的地球化学特征,将这些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思茅盆地晚白垩世勐野井组黄铁矿成因及地质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 黄铁矿n(S)/n(Fe)、ω(Co)/ω(Ni)值可以反映黄铁矿成因。黄铁矿的理论分子式为FeS2,理论上标准黄铁矿的主量元素成分n(S)/n(Fe)的比值为2,而事实上黄铁矿n(S)/n(Fe)的比值往往不等于2,因此导致黄铁矿n(S)/n(Fe)的比值可以较为可靠的指示黄铁矿的成因(张宇等,2013)。一般将n(S)/n(Fe)<2称为硫亏损型(铁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思茅盆地上白垩统勐野井组自形黄铁矿成因及地质意义[J]. 董浩伟,王立成,刘成林,魏玉帅,王延路,伯英. 现代地质. 2018(01)
[2]淮北宿临矿区构造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及其地质控制[J]. 李云波,姜波,屈争辉. 地质科学. 2017 (03)
[3]Degree of Brine Evaporation and Origin of the Mengyejing Potash Deposit: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J]. SHEN Lijian,LIU Chenglin,WANG Licheng,HU Yufei,HU Mingyue,FENG Yuex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7(01)
[4]亚洲最大铅锌矿——三阶段叠加成矿的金顶巨型铅锌矿床[J]. 曾普胜,李红,李延河,王兆全,温利刚,刘斯文. 地质学报. 2016(09)
[5]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孔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J]. 陆红锋,刘坚,吴庐山,陈芳,廖志良. 地学前缘. 2015(02)
[6]小秦岭车仓峪钼矿成因研究:辉钼矿Re-Os年龄及黄铁矿微量元素制约[J]. 赵海香,戴宝章,李斌,朱志勇. 岩石学报. 2015(03)
[7]云南兰坪盆地云龙组硫酸盐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立成,刘成林,费明明,沈立建,张华. 中国矿业. 2014(12)
[8]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胶状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J]. 张宇,邵拥军,周鑫,刘忠法,郑明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12)
[9]膏盐在金顶铅锌矿成矿中的作用:硫和锶同位素证据[J]. 胡古月,李延河,曾普胜. 地质学报. 2013(11)
[10]大陆裂谷盆地钾盐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J]. 刘成林. 地球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三江中南段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 肖昌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与成矿预测[D]. 罗军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本文编号:2931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3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