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桃溪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地质背景
发布时间:2021-01-09 03:01
皖南地区地处扬子地块东南缘,区内发育多条逆冲推覆构造,规模较大,反映了区域发生过强烈的挤压变形,通过对其构造变形特征、组合样式、期次、形成时代等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对研究区逆冲推覆构造的认识,有助于研究分析皖南地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详细地实地调查发现,皖南桃溪及相邻地区发育两期逆冲推覆构造。第一期整体走向为NEE向,主要有三条明显的大断裂构成,由南往北分别为绍濓-横关-五城逆冲推覆构造、临溪(屯溪南)-森村逆冲推覆构造、屯溪北-雄村逆冲推覆构造,三条断裂带近于平行,形成多个由SE向NW递进逆冲的构造岩片,表现为新元古代昌前组向NW逆冲在中侏罗统洪琴组之上,构成逆冲叠瓦扇构造组合,与西部鄣公山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构成对冲构造格局,岩石变形程度不均,形成变形程度不同的变形条带。第二期整体走向为NE向,主要由白石坑-源芳-上岭口逆冲推覆构造、石门-大岭脚-大阜逆冲推覆构造两条逆冲推覆构造组成,表现为新元古代井潭组向NW逆冲在第一期逆冲推覆岩席昌前组之上,并切割了第一期断层,局部直接覆盖在中侏罗统洪琴组之上,变形由SE向NW逐渐减弱。对第一期逆冲推覆构造中未变形的花岗斑岩脉进行锆石U-Pb测年,测得...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皖南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杨鑫朋,2016修改)
图 2-1 皖南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 杨鑫朋,2016 修改)1 侏罗-白垩系陆相沉积盖层;2 南华系-奥陶系海相沉积盖层;3 北部弱变形基底地层;4 南部强变形基底地层;5 晋宁期花岗岩;6 燕山期花岗岩;7 区域性断层;8 研究区范围;F1 祁门-潜口断裂带;F2 五城-绩溪-宁国断裂带;F3 皖浙边界断裂带;F4 西天目山断裂带;F5 马金-乌镇断裂带;F6 三阳断裂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井潭组岩石新鲜面为浅灰色、灰白色,风化面多为墨绿色、灰黄色(图 2-3a)。以变质的流纹(斑)岩、变质糜棱岩化流纹(斑)岩为主。岩石挤压作用较强,变形强烈,褶皱、揉皱、膝折(图 2-3b)及破碎断裂发育,糜棱岩化明显,劈理、面理发育,常见石英细脉沿构造裂隙侵入,形成香肠构造和石英透镜体。矿物细粒化严重,颗粒变形无明显边界。流纹岩中可见石英被熔蚀,产生应变滑劈理,硬度较大的长英质碎块及矿物颗粒具有旋转变形和 S-C 组构特征。昌前组岩性主要以青灰色、灰绿色的板岩、千枚岩、糜棱岩化砂岩为特征,岩石千枚岩化。矿物颗粒细小,变形程度较高,石英、长石等矿物被压扁拉长呈定向排列,普遍定向特征明显。岩石变形强弱无明显的规律性,糜棱面理常见丝绢光泽,且矿物细粒化明显。岩层中还发育有不同方向的石英细脉,沿糜棱面理产出,变形形成透镜状(图 2-3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省黄山市桃溪地区裂隙带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J]. 张定源,张晓东,方捷,王爱国,赵宇浩,闫峻,王德恩. 华东地质. 2016(03)
[2]皖浙赣相邻区晚中生代多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J]. 江来利,胡召齐,朱强,黄德志,王德恩. 地学前缘. 2016(04)
[3]皖南屯溪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J]. 汤帅,徐先兵,袁晏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2)
[4]休宁桃溪断裂破碎带构造解析及其区域控矿作用启示[J]. 徐生发,江来利,王德恩,胡召齐,朱强. 安徽地质. 2016(01)
[5]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地区印支事件地质表象[J]. 周术召,余心起,陈子微,刘秀. 现代地质. 2015(04)
[6]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多期造山作用特征[J]. 徐先兵,汤帅,李源,章泽军. 中国地质. 2015(01)
[7]皖浙赣相邻区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及古应力场特征[J]. 潘国林,胡召齐,朱强,江来利. 地质科学. 2014(02)
[8]江南造山带北缘鄣公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J]. 张彦杰,周效华,廖圣兵,余明刚,蒋仁,姜杨,朱清波.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02)
[9]江西冷水坑矿区构造-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约束[J]. 邱骏挺,余心起,吴淦国,刘建光,肖茂章. 岩石学报. 2013(03)
[10]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J]. 崔建军,张岳桥,董树文,江博明,徐先兵,马立成,李建华,苏金宝,李勇. 中国地质. 2013(01)
博士论文
[1]江南隆起带(安徽部分)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深部过程[D]. 侯明金.合肥工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皖南白际—长垓北东向花岗岩带特征及其与燕山期断裂带的成因关系[D]. 周术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2965844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皖南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杨鑫朋,2016修改)
图 2-1 皖南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 杨鑫朋,2016 修改)1 侏罗-白垩系陆相沉积盖层;2 南华系-奥陶系海相沉积盖层;3 北部弱变形基底地层;4 南部强变形基底地层;5 晋宁期花岗岩;6 燕山期花岗岩;7 区域性断层;8 研究区范围;F1 祁门-潜口断裂带;F2 五城-绩溪-宁国断裂带;F3 皖浙边界断裂带;F4 西天目山断裂带;F5 马金-乌镇断裂带;F6 三阳断裂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井潭组岩石新鲜面为浅灰色、灰白色,风化面多为墨绿色、灰黄色(图 2-3a)。以变质的流纹(斑)岩、变质糜棱岩化流纹(斑)岩为主。岩石挤压作用较强,变形强烈,褶皱、揉皱、膝折(图 2-3b)及破碎断裂发育,糜棱岩化明显,劈理、面理发育,常见石英细脉沿构造裂隙侵入,形成香肠构造和石英透镜体。矿物细粒化严重,颗粒变形无明显边界。流纹岩中可见石英被熔蚀,产生应变滑劈理,硬度较大的长英质碎块及矿物颗粒具有旋转变形和 S-C 组构特征。昌前组岩性主要以青灰色、灰绿色的板岩、千枚岩、糜棱岩化砂岩为特征,岩石千枚岩化。矿物颗粒细小,变形程度较高,石英、长石等矿物被压扁拉长呈定向排列,普遍定向特征明显。岩石变形强弱无明显的规律性,糜棱面理常见丝绢光泽,且矿物细粒化明显。岩层中还发育有不同方向的石英细脉,沿糜棱面理产出,变形形成透镜状(图 2-3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省黄山市桃溪地区裂隙带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J]. 张定源,张晓东,方捷,王爱国,赵宇浩,闫峻,王德恩. 华东地质. 2016(03)
[2]皖浙赣相邻区晚中生代多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J]. 江来利,胡召齐,朱强,黄德志,王德恩. 地学前缘. 2016(04)
[3]皖南屯溪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J]. 汤帅,徐先兵,袁晏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2)
[4]休宁桃溪断裂破碎带构造解析及其区域控矿作用启示[J]. 徐生发,江来利,王德恩,胡召齐,朱强. 安徽地质. 2016(01)
[5]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地区印支事件地质表象[J]. 周术召,余心起,陈子微,刘秀. 现代地质. 2015(04)
[6]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多期造山作用特征[J]. 徐先兵,汤帅,李源,章泽军. 中国地质. 2015(01)
[7]皖浙赣相邻区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及古应力场特征[J]. 潘国林,胡召齐,朱强,江来利. 地质科学. 2014(02)
[8]江南造山带北缘鄣公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J]. 张彦杰,周效华,廖圣兵,余明刚,蒋仁,姜杨,朱清波.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02)
[9]江西冷水坑矿区构造-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约束[J]. 邱骏挺,余心起,吴淦国,刘建光,肖茂章. 岩石学报. 2013(03)
[10]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J]. 崔建军,张岳桥,董树文,江博明,徐先兵,马立成,李建华,苏金宝,李勇. 中国地质. 2013(01)
博士论文
[1]江南隆起带(安徽部分)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深部过程[D]. 侯明金.合肥工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皖南白际—长垓北东向花岗岩带特征及其与燕山期断裂带的成因关系[D]. 周术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2965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6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