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安徽霍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和发震构造特征

发布时间:2021-01-11 13:54
  霍山地震区位于大别造山带北缘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接触带上,是大别造山带及周边地震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区.83个大地电磁测点组成的大地电磁三维阵列覆盖了整个霍山地震区.用多重网格法、印模迭代重构法和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对阵列数据进行三维带地形反演,获得了地震区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电性结构显示,北大别、北淮阳区的中上地壳为电阻率1000Ωm以上的高阻区,中下地壳为电阻率数十欧姆米的相对低阻区;六安盆地电阻率整体较低,中地壳存在显著的电阻率为几欧姆米的壳内高导层.北西向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分隔了北大别高阻层和北淮阳高阻层,在浅部向NE倾,深部向SW倾;北东向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切穿北大别上地壳高阻层.小震双差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发生在NE向延伸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附近的北大别、北淮阳中上地壳的高阻区,并集中于NW向的晓天—磨子潭断裂运动所造成的构造薄弱带中;2014年MS4.3霍山地震震源深度较深,位于北大别高阻区内部的电性梯度较大的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我们认为,霍山地震区的主要发震断裂为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断裂的运动变形充分利用了晓天—磨子潭断裂早先活动所形成的构造薄弱带,断...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安徽霍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和发震构造特征


安徽霍山地震区构造、地震和MT测点分布图

视电阻率,相位,蓝绿色,反演


观测数据的整理及频点的筛选检查主要用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可视化集成系统MT pioneer(陈小斌等,2004a)完成.首先剔除了明显的飞点,然后采用一维Rhoplus反演对各测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并以其拟合曲线为参考依据,选择参与三维反演的频点数据.2.2 定性分析

平面图,矢量,视电阻率,平面图


实感应矢量的方向在不同的频率也有差异.10Hz时实感应矢量的方向较乱,可能和浅表的复杂地质和地形环境有关;1.13Hz时大致以晓天—磨子潭断裂为界,北部和南部的实感应矢量分别明显地指向北部和南部,可以大致推断晓天—磨子潭断裂附近在该频率对应的深度应该为显著高阻,其北部箭头指向六安盆地的方向,南部的箭头向南指可能是由电性的相对差异引起;0.141Hz时以梅山—龙河口断裂为界,北部的实感应矢量继续指向盆地方向,南部箭头的方向较散乱且幅度小;0.0117 Hz时实感应矢量方向一致性好,北淮阳北部及以北为NNE或NE向的盆地方向,南部及以南的实感应矢量指向NE或NNE向;一条NNE向横贯大别山的大地电磁剖面(肖骑彬等,2007)中展示了北淮阳带中下地壳的高导体,该高导体位于霍山地震区东南侧,0.0011Hz时北淮阳北部及以北箭头方向为NE或E向,可能是受盆地和该高导体的共同影响,南部及以南箭头指向E或SEE向的高导体.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区域北淮阳带西北角的实感应矢量在1.13~0.141Hz方向一致为NNE向,与北淮阳带东南侧散乱的方向形成对比.通过分析视电阻率和实感应矢量的分布可以得到霍山地震区中上地壳电性差异大,上地壳在晓天—磨子潭断裂附近为显著高阻体,六安盆地下方为相对高导结构等一些对地震区深部结构的定性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三维反演结果的评判.显然,要得到整个地震区地下的精细电性结构,需要对大地电磁阵列做三维反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几何结构及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探[J]. 疏鹏,路硕,方良好,郑颖平,宋方敏.  震灾防御技术. 2018(01)
[2]中国东南部地区背景地震重新定位及隐伏活动构造初步研究[J]. 朱艾斓,徐锡伟,任烨,孙冬军,王鹏,于海英,宋秀青,刘芳.  地震地质. 2017(01)
[3]Magmatism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subduction, exhumation and mountain collapse in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s and continental net growth: A perspective[J]. SONG ShuGuang,WANG MengJue,WANG Cao,NIU YaoLing.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5(08)
[4]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构造应力场及分段特征研究[J]. 孙业君,黄耘,江昊琳,詹小艳,王俊,叶碧文,丁烨.  地震. 2015(03)
[5]西秦岭造山带(中段)及其两侧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J]. 赵凌强,詹艳,陈小斌,杨皓,姜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7)
[6]2014年4月20日霍山MS4.3地震发震构造研究[J]. 刘泽民,黄显良,倪红玉,张炳,骆佳骥,王琐琛.  地震学报. 2015(03)
[7]地震断层带流体作用的岩石化学-物理响应——来自矿物学、岩石化学、岩石物理学的启示[J]. 杨晓松,陈建业,段庆宝,杨彧,陈进宇.  地震地质. 2014(03)
[8]西秦岭与南北地震构造带交汇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J]. 詹艳,赵国泽,王立凤,王继军,陈小斌,赵凌强,肖骑彬.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8)
[9]大地电磁资料精细处理和二维反演解释技术研究(三)——构建二维反演初始模型的印模法[J]. 叶涛,陈小斌,严良俊.  地球物理学报. 2013(10)
[10]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4.20芦山7.0级地震区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J]. 詹艳,赵国泽,UNSWORTH Martyn,王立凤,陈小斌,李涛,肖骑彬,王继军,汤吉,蔡军涛,王阎昭.  科学通报. 2013(20)



本文编号:2970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70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