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集宁地区两类古元古代重熔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成因

发布时间:2021-01-18 00:28
  学术界对集宁-凉城地区的古元古代重熔型花岗岩成因一直持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对集宁土贵乌拉-隆盛庄一带两类重熔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锆石LA-MC-ICP-MS U-Pb年代学结果显示,斑状石榴紫苏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具有1 954 Ma的侵位年龄及1 827 Ma的变质年龄,变质淡色石榴二长花岗岩具有1 956 Ma的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斑状石榴紫苏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低硅、高镁铁,具有Eu负异常及Sr的相对亏损;变质淡色石榴二长花岗岩富硅、贫铁镁,强烈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K和Rb、Ba等亲石元素.二者形成时代相同,可能源自幔源岩浆底侵造成的重熔,斑状石榴紫苏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源岩为孔兹岩系沉积岩,混合了一定比例的幔源物质组分并经过分离结晶过程;变质淡色石榴二长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孔兹岩系沉积岩,较少受到幔源组分的影响. 

【文章来源】:地球科学. 2020,45(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集宁地区两类古元古代重熔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成因


Ca O/Na2O-Al2O3/Ti O2图解(a)及Rb/Ba-Rb/Sr判别图解(b)(据Sylvester,1998)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粒状


斑状石榴紫苏花岗岩样品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图3a、3b)显示锆石以次浑圆粒状、柱粒状为主,少量为柱状,粒度较粗,单个锆石最大粒径多大于100μm,可明显划分为核、幔两部分,核部多呈柱状形态,个别呈粒状,色暗,内部发育不太清晰的振荡环带,显然为岩浆结晶成因,幔部颜色较浅,呈均匀弥散状不见环带,并且具较低Th/U比值(大部分仍大于0.1,但明显小于核部),可能为高级变质作用阶段生长的变质边,部分锆石CL图较亮,无核幔结构,具有变质新生锆石特征,笔者对岩浆及变质新生锆石都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图4).图4 锆石U-Pb谐和图

锆石,年龄,测点


图3 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样品1604-1共获得32个测点,剔除一个既不在谐和线附近,也无法与其他锆石形成交点年龄的测点(03号),其余31个测点中,25个岩浆锆石点形成了1 968±13 Ma的上交点年龄,交点附近谐和线上5个测点形成1 961±19 Ma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变质锆石中5个在谐和线上的点形成了1 827±19 Ma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图4a).样品1613-1获得的全部30个岩浆锆石测点形成了1 950±11Ma的上交点年龄,其中23个谐和线附近的测点获得了1 947±12 Ma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图4b).两个样品的上交点年龄及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本文综合采用二者207Pb/206Pb加权年龄的平均值1 954 Ma作为斑状石榴紫苏花岗岩的侵位年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2.03 Ga变质石榴花岗岩的成因其对古元古代裂谷事件的制约[J]. 张家辉,王惠初,郭敬辉,田辉,任云伟,常青松,施建荣,相振群.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02)
[2]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早前寒武纪两期变质表壳岩的重新厘定:岩石学及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 张家辉,田辉,王惠初,施建荣,任云伟,初航,常青松,钟焱,张阔,相振群.  地球科学. 2019(01)
[3]华北中部造山带五台-恒山地区古元古代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J]. 魏春景.  地球科学. 2018(01)
[4]内蒙古凉城蛮汗山石榴石二长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成因讨论[J]. 张玉清,张婷,陈海东,张永清.  中国地质. 2016(03)
[5]内蒙古中部和林—凉城一带石榴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J]. 陈海东,王子龙,鲁宁,银海,何国强.  中国地质. 2016(01)
[6]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的测定位置选择方法[J]. 张永清,王国明,许雅雯,叶丽娟.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03)
[7]内蒙凉城2.0Ga变质花岗岩对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制约[J]. 张华锋,罗志波,王浩铮.  岩石学报. 2013(07)
[8]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以及早期板块构造[J]. 翟明国.  地质学报. 2012(09)
[9]内蒙卓资-凉城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过铝/强过铝花岗岩的形成温度:区域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证据[J]. 罗志波,张华锋,张若愚,王思程.  矿物岩石. 2012(02)
[10]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岩浆记录: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SHRIMP年龄[J]. 钟长汀,邓晋福,万渝生,毛德宝,李惠民.  地球化学. 2007(06)



本文编号:2983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83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