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地壳流与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源电流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1-01-29 12:08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前人使用大地电磁探测和地震学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揭示了可能存在部分熔融状态的地壳流,而这种地下熔融体与周围物质的作用可能引起了地下强电流异常,进一步导致地表地磁响应.基于连续的地磁观测,发现2018年7月31日在川滇块体周边出现大范围的地磁Z分量日变化短时畸变,畸变发生后100天内发生了4次5级以上地震.为了定量研究这一现象,本文基于Biot-Savart定理和采用SV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的阻尼最小二乘法对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数据开展反演.结果显示:(1)以大地电磁测深给出的电性模型作为初始条件,反演得到的电流强度为3700~5000 A,有效深度为25~60 km;(2)地下畸变电流的空间分布位置和深度和地下电性高导体分布一致,与前人给出的地壳流位置吻合;(3)地壳流偶然微小运动可能引起了大范围的强电流,这种短时存在的高强度电流沿高导带分布,可能是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的源电流;(4)推测深部地壳流的运动具有传递应力作用,参与诱发了100天内发生多次5级以上地震.对源电流进行反演的定量化工作,以地下电流的方式佐证了可能存...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分析和正反演方法
1.1 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
1.2 源电流正反演的方法和模型
1.3 源电流反演方法
1.4 反演结果测试
2 地磁畸变源电流与地壳流
2.1 地磁畸变源电流正反演结果
2.2 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源电流与深部地壳流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磁垂直分量反相位现象的地下畸变电流正演计算[J]. 章鑫,冯志生,袁桂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6)
[2]2018年云南通海M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讨论[J]. 王光明,刘自凤,赵小艳,樊文杰,李永莉,彭关灵,孙楠. 地震研究. 2018(04)
[3]Evidence supporting New Geophysics[J]. Stuart Crampin,Yuan G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8(03)
[4]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进展[J]. 王绪本,余年,高嵩,罗威,蔡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6)
[5]滇西三江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 于常青,张刚,王绪本,罗威,李德伟,蔡学林,郭紫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6)
[6]南北地震带大地电流分布与地震活动关系探讨[J]. 章鑫,杜学彬,王丽,刘君,谭大诚. 地学前缘. 2017(02)
[7]南北地震带南段川滇黔接壤区电性结构特征和孕震环境[J]. 程远志,汤吉,陈小斌,董泽义,肖骑彬,汪利波.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8]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结构与动力学模式研究综述[J]. 王苏,徐晓雅,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9]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低点位移与内外源Sq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研究[J]. 袁桂平,张学民,吴迎燕,赵旭东. 地震. 2015(03)
[10]扇形边界条件下的龙门山壳幔电性结构特征[J]. 王绪本,罗威,张刚,蔡学林,覃庆炎,罗皓中.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8)
博士论文
[1]强震前电磁辐射异常演化特征及其机理探索研究[D]. 张建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瑞雷面波加权阻尼最小二乘反演[D]. 李培.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6860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分析和正反演方法
1.1 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
1.2 源电流正反演的方法和模型
1.3 源电流反演方法
1.4 反演结果测试
2 地磁畸变源电流与地壳流
2.1 地磁畸变源电流正反演结果
2.2 地磁日变化短时畸变源电流与深部地壳流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磁垂直分量反相位现象的地下畸变电流正演计算[J]. 章鑫,冯志生,袁桂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6)
[2]2018年云南通海M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讨论[J]. 王光明,刘自凤,赵小艳,樊文杰,李永莉,彭关灵,孙楠. 地震研究. 2018(04)
[3]Evidence supporting New Geophysics[J]. Stuart Crampin,Yuan G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8(03)
[4]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进展[J]. 王绪本,余年,高嵩,罗威,蔡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6)
[5]滇西三江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 于常青,张刚,王绪本,罗威,李德伟,蔡学林,郭紫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6)
[6]南北地震带大地电流分布与地震活动关系探讨[J]. 章鑫,杜学彬,王丽,刘君,谭大诚. 地学前缘. 2017(02)
[7]南北地震带南段川滇黔接壤区电性结构特征和孕震环境[J]. 程远志,汤吉,陈小斌,董泽义,肖骑彬,汪利波.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8]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结构与动力学模式研究综述[J]. 王苏,徐晓雅,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9]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低点位移与内外源Sq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研究[J]. 袁桂平,张学民,吴迎燕,赵旭东. 地震. 2015(03)
[10]扇形边界条件下的龙门山壳幔电性结构特征[J]. 王绪本,罗威,张刚,蔡学林,覃庆炎,罗皓中.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8)
博士论文
[1]强震前电磁辐射异常演化特征及其机理探索研究[D]. 张建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瑞雷面波加权阻尼最小二乘反演[D]. 李培.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6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0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