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桑托斯盆地构造演化对盐下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04 19:43
本文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资料、IHS商业数据库中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含油气盆地分析等理论为依据,借助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和2D move软件等研究手段,探寻桑托斯盆地构造演化对盐下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有助于对盐下油气成藏的认识,进一步拓宽巴西深水勘探领域。研究结果表明:(1)盐下烃源岩方面,同裂谷阶段的构造演化为盐下烃源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的生成和保存。过渡阶段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盐岩延缓了厚层盐岩处的生油窗。(2)盐下储层方面,同裂谷阶段晚期和过渡阶段早期的构造演化为盐下储层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沉积环境。过渡阶段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盐岩使盐下储层保留了良好的物性条件。(3)盐岩盖层方面,过渡阶段构造演化盐岩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被动陆缘阶段构造演化则控制了盐岩的不均匀分布。(4)盐下圈闭方面和油气运移方面,同裂谷阶段和过渡阶段构造演化控制了盐下圈闭类型和分布以及盐下油气运移通道。(5)构造控藏模式方面,同裂谷阶段构造演化形成的断陷起到了控源和控圈闭作用,同裂谷阶段和过渡阶段构造演化过程中沉积的烃源岩、储层和盖层与圈闭的有效配置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及分...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桑托斯盆地位置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7-2.2大地构造背景晚三叠世(237Ma),全球板块连成一体,称为“泛大陆”。(图2.2)。图2.2晚三叠世全球板块重塑图(据Scotese[11],有修改)Fig.2.2ReconstructionofLateTriassicGlobalPlatesEvolution(ModifiedfromScotese[11])泛大陆分裂经历了三个阶段[11],与大西洋形成相关的主要是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中侏罗世托阿尔期(175Ma),泛大陆开始分裂,到了晚侏罗世提塘期(152Ma),分裂为劳亚大陆(Laurasia)和冈瓦纳大陆(Gondwana),其中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伴生很多消亡的裂谷,裂谷区域逐渐拉张,发生海侵,形成中大西洋(图2.3)。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140Ma)—塞诺曼期(94Ma),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为东冈瓦纳大陆和西冈瓦纳大陆[11]。白垩纪中期,南大西洋开始张裂,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开始脱离东冈瓦纳大陆。到了晚白垩世塞诺曼期(94Ma),非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在最终分离(图2.4)。自此,南美洲板块逐渐向西漂移,与非洲板块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南大西洋两岸形成了包括桑托斯盆地在内的一系列被动陆缘盆地。
第2章桑托斯盆地基础地质特征-8-图2.3晚侏罗世全球板块重塑图(据Scotese[11],有修改)Fig.2.3ReconstructionofLateJurassicGlobalPlatesEvolution(ModifiedfromScotese[11])图2.4晚白垩世全球板块重塑图(据Scotese[11],有修改)Fig.2.4ReconstructionofLateCretaceousGlobalPlatesEvolution(ModifiedfromScotese[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桑托斯盆地盐下裂谷系构造特征及圈闭发育模式[J]. 李明刚. 断块油气田. 2017(05)
[2]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岩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陶崇智,殷进垠,陆红梅,王一帆,刘君兰,牛新杰.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5)
[3]巴西大坎波斯盆地裂谷体系及其对盐下成藏的控制作用[J]. 汪新伟,孟庆强,邬长武,陶冶,郭永强,张云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2)
[4]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大型油气田成藏控制因素[J]. 张金伟. 特种油气藏. 2015(03)
[5]南大西洋含盐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J]. 邬长武.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1)
[6]全球深水盆地群分布格局与油气特征[J]. 张功成,米立军,屈红军,冯杨伟,范玉海. 石油学报. 2011(03)
[7]国外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进展及启示[J]. 瞿辉,郑民,李建忠,梁英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2)
[8]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J]. 马玉波,吴时国,袁圣强,董冬冬,付彦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4)
本文编号:3018835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桑托斯盆地位置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7-2.2大地构造背景晚三叠世(237Ma),全球板块连成一体,称为“泛大陆”。(图2.2)。图2.2晚三叠世全球板块重塑图(据Scotese[11],有修改)Fig.2.2ReconstructionofLateTriassicGlobalPlatesEvolution(ModifiedfromScotese[11])泛大陆分裂经历了三个阶段[11],与大西洋形成相关的主要是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中侏罗世托阿尔期(175Ma),泛大陆开始分裂,到了晚侏罗世提塘期(152Ma),分裂为劳亚大陆(Laurasia)和冈瓦纳大陆(Gondwana),其中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伴生很多消亡的裂谷,裂谷区域逐渐拉张,发生海侵,形成中大西洋(图2.3)。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140Ma)—塞诺曼期(94Ma),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为东冈瓦纳大陆和西冈瓦纳大陆[11]。白垩纪中期,南大西洋开始张裂,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开始脱离东冈瓦纳大陆。到了晚白垩世塞诺曼期(94Ma),非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在最终分离(图2.4)。自此,南美洲板块逐渐向西漂移,与非洲板块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南大西洋两岸形成了包括桑托斯盆地在内的一系列被动陆缘盆地。
第2章桑托斯盆地基础地质特征-8-图2.3晚侏罗世全球板块重塑图(据Scotese[11],有修改)Fig.2.3ReconstructionofLateJurassicGlobalPlatesEvolution(ModifiedfromScotese[11])图2.4晚白垩世全球板块重塑图(据Scotese[11],有修改)Fig.2.4ReconstructionofLateCretaceousGlobalPlatesEvolution(ModifiedfromScotese[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桑托斯盆地盐下裂谷系构造特征及圈闭发育模式[J]. 李明刚. 断块油气田. 2017(05)
[2]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岩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陶崇智,殷进垠,陆红梅,王一帆,刘君兰,牛新杰.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5)
[3]巴西大坎波斯盆地裂谷体系及其对盐下成藏的控制作用[J]. 汪新伟,孟庆强,邬长武,陶冶,郭永强,张云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2)
[4]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大型油气田成藏控制因素[J]. 张金伟. 特种油气藏. 2015(03)
[5]南大西洋含盐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J]. 邬长武.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1)
[6]全球深水盆地群分布格局与油气特征[J]. 张功成,米立军,屈红军,冯杨伟,范玉海. 石油学报. 2011(03)
[7]国外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进展及启示[J]. 瞿辉,郑民,李建忠,梁英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2)
[8]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J]. 马玉波,吴时国,袁圣强,董冬冬,付彦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4)
本文编号:3018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1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