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兴安岭中部塔尔气中侏罗世碰撞后花岗质岩石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13 08:59
  大兴安岭地区以发育巨量显生宙花岗岩为特征,而且通过对这些花岗质岩浆作用的期次、特征以及成因进行研究对于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部塔尔气杂岩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分析,确定这些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成因以及构造背景。塔尔气杂岩体是早石炭世、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且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是塔尔气杂岩体的主体,其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这些花岗质岩石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具有典型的震荡生长环带和高Th/U(0.35~2.02)比值,表明其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主要形成于173~166Ma。它们的Si O2含量为70.54%~77.96%,Na2O/K2O比值为0.86~1.28,Al2O3含量为11.67%~14.83%,Ti O2含量为0.07%~0.60%,具有较低的Mg O含量(0.02%~0.74%),A/CNK值介于0.9~1.1,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 

【文章来源】:岩石学报. 2020,36(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2 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3.1 锆石U-Pb定年
    3.2 地球化学特征
        3.2.1 主量元素
        3.2.2 微量元素
        3.2.3 Hf同位素
4 讨论
    4.1 塔尔气杂岩体的侵位时代
    4.2 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的岩石成因
    4.3 地球动力学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兴安岭中部早中侏罗世花岗岩成因及构造背景[J]. 施璐,郑常青,唐振,秦涛,马国祥,郝晓飞.  地质论评. 2017(S1)
[2]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组合的时空变异: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开始时间的制约[J]. 唐杰,许文良,王枫.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6)
[3]大兴安岭中段塔尔气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J]. 纪政,葛文春,杨浩,田德欣,张彦龙,陈会军.  世界地质. 2016(02)
[4]内蒙古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J]. 陈飞,和钟铧,张春蕾,隋振民,王阳,张菁.  地质通报. 2016(05)
[5]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Early Carboniferous granodiorites in Taerqi region,central Daxing’anling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J]. YUN Xiuyu,HE Zhonghua,YAN Weibing.  Global Geology. 2015(02)
[6]大兴安岭明水地区三叠纪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刘希雯,杨浩,董玉,王清海,葛文春,张彦龙,田德欣.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02)
[7]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的限定[J]. 李宇,丁磊磊,许文良,王枫,唐杰,赵硕,王子进.  岩石学报. 2015(01)
[8]满洲里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J]. 王天豪,张书义,孙德有,苟军,任云生,武鹏飞,柳小明.  世界地质. 2014(01)
[9]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研究:对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时间的限定[J]. 崔芳华,郑常青,徐学纯,姚文贵,施璐,李娟,徐久磊.  地质学报. 2013(09)
[10]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蛤蟆沟林场A型花岗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研究[J]. 施璐,郑常青,姚文贵,李娟,徐久磊,高源,崔芳华.  地质学报. 2013(09)

硕士论文
[1]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晶洞碱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田德欣.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32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32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