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断层构造岩三维微观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23:13
岩石内部成分和结构反映其形成过程的环境条件。本文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微观层析成像(微观CT)技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断层构造岩(以断层角砾岩、碎裂岩为主)进行三维成像观测和定量分析,尝试从微观角度给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特征的解释。研究珠三角地区8个断层构造岩的样品,除一个样品中仅以孔隙状态呈现外,样品中均可见明显裂隙;样品孔隙度范围在1.4%到13.4%;大量样品中可见代表高密度矿物成分的白色影像,其体积占比范围从0.7%到15.6%;裂隙和白色影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裂缝大小、延伸方向和延伸尺度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取了裂隙体积和裂隙长度的分形维数。样品内部,不同尺度的微裂隙的优势方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定向样品还表明,微米CT样品中裂缝的优势方位与宏观断裂的主要活动方位具有一致性。背散射电子成像及能谱分析表明,断层角砾岩的基质以石英为主,白色影像为铁氧化物,可能是流体在孔隙、裂隙中流动所逐步沉淀形成。断层角砾岩的微观结构显示其形成的力学属性为拉张环境,至少经历了岩石破碎、流水作用形成含铁矿物沉淀、胶结,以及后期的进一步破碎三个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0,29(03)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3 电子背散射试验打点定位
1 微裂缝走向分布直方图
分别统计裂缝等效半径和裂缝长度的分形维数,莲台山LTS样品及横门HM样品结果见图12。莲台山LTS样品以体像素表达的裂缝大小分形维数为2.32,相关系数为0.99;以长度表达的裂隙大小分形维数为1.87,相关系数为0.97。横门HM样品以体像素表达的裂缝体积分形维数为1.97,相关系数为0.99;以长度表达的裂隙大小分形维数为1.65,相关系数为0.98。连台山样品的裂缝分形维数明显大于横门样品值。2.3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页岩储层微观裂缝三维精细表征方法[J]. 戚超,王晓琦,王威,刘洁,妥进才,刘可禹. 石油学报. 2018(10)
[2]岩石三维微观结构定量研究方案与应用实例[J]. 王威,蔡雨娜,刘洁. 地学前缘. 2019(04)
[3]华南大陆边缘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机制研究[J]. 邱燕,陈国能. 地学前缘. 2011(01)
[4]珠江三角洲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三角洲演化的关系[J]. 姚衍桃,詹文欢,刘再峰,张志强,詹美珍. 华南地震. 2008(01)
[5]广州地区深部断裂系统的重磁资料解释[J]. 任镇寰,黄剑涛,廖桂金,何晓灵,刘天佑,乔计花,魏伟,刘大为. 华南地震. 2007(04)
[6]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垂直构造运动速率[J]. 陈伟光,赵红梅,常郁,卢邦华. 地震地质. 2001(04)
[7]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断裂第四纪活动新知[J]. 宋方敏,汪一鹏,李传友,陈伟光,赵红梅. 地震地质. 2001(04)
[8]广州瘦狗岭断裂带的变形期次[J]. 邹和平,丘元禧,庄文明,邵荣松. 中国区域地质. 2001(01)
[9]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 张国伟,孟庆任,于在平,孙勇,周鼎武,郭安林.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03)
[10]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J]. 陈国能,张珂,陈华富,贺细坤. 华南地震. 1995(03)
本文编号:3037068
【文章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0,29(03)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3 电子背散射试验打点定位
1 微裂缝走向分布直方图
分别统计裂缝等效半径和裂缝长度的分形维数,莲台山LTS样品及横门HM样品结果见图12。莲台山LTS样品以体像素表达的裂缝大小分形维数为2.32,相关系数为0.99;以长度表达的裂隙大小分形维数为1.87,相关系数为0.97。横门HM样品以体像素表达的裂缝体积分形维数为1.97,相关系数为0.99;以长度表达的裂隙大小分形维数为1.65,相关系数为0.98。连台山样品的裂缝分形维数明显大于横门样品值。2.3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页岩储层微观裂缝三维精细表征方法[J]. 戚超,王晓琦,王威,刘洁,妥进才,刘可禹. 石油学报. 2018(10)
[2]岩石三维微观结构定量研究方案与应用实例[J]. 王威,蔡雨娜,刘洁. 地学前缘. 2019(04)
[3]华南大陆边缘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机制研究[J]. 邱燕,陈国能. 地学前缘. 2011(01)
[4]珠江三角洲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三角洲演化的关系[J]. 姚衍桃,詹文欢,刘再峰,张志强,詹美珍. 华南地震. 2008(01)
[5]广州地区深部断裂系统的重磁资料解释[J]. 任镇寰,黄剑涛,廖桂金,何晓灵,刘天佑,乔计花,魏伟,刘大为. 华南地震. 2007(04)
[6]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垂直构造运动速率[J]. 陈伟光,赵红梅,常郁,卢邦华. 地震地质. 2001(04)
[7]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断裂第四纪活动新知[J]. 宋方敏,汪一鹏,李传友,陈伟光,赵红梅. 地震地质. 2001(04)
[8]广州瘦狗岭断裂带的变形期次[J]. 邹和平,丘元禧,庄文明,邵荣松. 中国区域地质. 2001(01)
[9]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 张国伟,孟庆任,于在平,孙勇,周鼎武,郭安林.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03)
[10]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J]. 陈国能,张珂,陈华富,贺细坤. 华南地震. 1995(03)
本文编号:3037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3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