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时偏移被动震源的定位成像
发布时间:2021-02-22 15:45
致密油藏水力压裂监测、矿山岩爆地压冲击监测等地下探区的生产与安全都离不开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微地震监测,可以实时反馈地下探区微震活动、监测压裂效果、预防控制矿震发生。传统的微地震监测在微震精细成像、裂缝动态监测及地下应力反演等问题,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微地震监测的需要。P波S波及井地联合监测技术应运而生。纵横波井地联合技术突破了传统地震监测,具有定位精度高,成像点能量高以及计算便捷等优点。本文提出了将P波S波和井地联合逆时偏移定位的方法,有效弥补了纯纵横波逆时偏移极性反转导致能量小、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且无需拾取初至和叠加时间维度逆时波场,节省了计算时间。井中监测比地面监测垂向分辨率更高,而地面观测得益于布设检波器的成本低、范围广、组合多样等优势,使得其横向分辨能力高。因此,采用纵横波井地联合的方法,可以在纵深面上得到较好的分辨能力,与单一的监测方式对比可提取有效的微地震事件位置,在进行井地联合监测时,可以改变地面观测阵列的位置,增加地下横向观测视角,与井井监测相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复杂程度。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地震信号Fig.2.1Microseismicsignal
三维井中观测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37-到的纵波信号。在VTI介质中,明显可以同时观察到纵波和转换横波的产生,而且转换横波的能量远大于纵波。类似的,这些特征也可以在HTI介质和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发现。abcdefghijkl图3.8ISO震源三维波场:a-c均匀介质;d-fVTI;g-hHTI;j-l正交介质Fig.3.8ISOsource3dwavefield:a-cuniformmedium;D-fVTI;G-hHTI;J-lorthogonalmediu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吸收衰减补偿的多分量高斯束逆时偏移[J]. 白敏,陈小宏,吴娟,陈阳康,刘国昌,王恩江.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9)
[2]水力压裂微地震粒子群差分进化定位算法[J]. 盛冠群,李振春,王维波,王振宇,朱海伟,彭国民. 石油学报. 2014(06)
[3]井地联合观测多分量微地震逆时干涉定位[J]. 李振春,盛冠群,王维波,崔庆辉,周德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4)
[4]油气田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J]. 赵争光,马彦龙,刘颖,谷育波,赵百顺,接铭丽.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4(01)
[5]地面与井中观测条件下的微地震干涉逆时定位算法[J]. 王晨龙,程玖兵,尹陈,刘鸿.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9)
[6]中国未来油气新领域与物探技术对策[J]. 孙龙德,撒利明,董世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2)
[7]逆时偏移方法技术进展综述[J]. 张春燕,李振春,孙小东.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05)
[8]基于伪谱法的VSP逆时偏移及其应用研究[J]. 孙文博,孙赞东.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9)
[9]变时间步长有限差分法逆时偏移[J]. 董春晖,王尚旭.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4)
[10]地震叠前逆时偏移高阶有限差分算法及GPU实现[J]. 刘红伟,李博,刘洪,佟小龙,刘钦.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7)
本文编号:3046213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地震信号Fig.2.1Microseismicsignal
三维井中观测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37-到的纵波信号。在VTI介质中,明显可以同时观察到纵波和转换横波的产生,而且转换横波的能量远大于纵波。类似的,这些特征也可以在HTI介质和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发现。abcdefghijkl图3.8ISO震源三维波场:a-c均匀介质;d-fVTI;g-hHTI;j-l正交介质Fig.3.8ISOsource3dwavefield:a-cuniformmedium;D-fVTI;G-hHTI;J-lorthogonalmediu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吸收衰减补偿的多分量高斯束逆时偏移[J]. 白敏,陈小宏,吴娟,陈阳康,刘国昌,王恩江.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9)
[2]水力压裂微地震粒子群差分进化定位算法[J]. 盛冠群,李振春,王维波,王振宇,朱海伟,彭国民. 石油学报. 2014(06)
[3]井地联合观测多分量微地震逆时干涉定位[J]. 李振春,盛冠群,王维波,崔庆辉,周德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4)
[4]油气田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J]. 赵争光,马彦龙,刘颖,谷育波,赵百顺,接铭丽.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4(01)
[5]地面与井中观测条件下的微地震干涉逆时定位算法[J]. 王晨龙,程玖兵,尹陈,刘鸿.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9)
[6]中国未来油气新领域与物探技术对策[J]. 孙龙德,撒利明,董世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2)
[7]逆时偏移方法技术进展综述[J]. 张春燕,李振春,孙小东.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05)
[8]基于伪谱法的VSP逆时偏移及其应用研究[J]. 孙文博,孙赞东.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9)
[9]变时间步长有限差分法逆时偏移[J]. 董春晖,王尚旭.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4)
[10]地震叠前逆时偏移高阶有限差分算法及GPU实现[J]. 刘红伟,李博,刘洪,佟小龙,刘钦.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7)
本文编号:3046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4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