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东段青海战红山地区早三叠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27 16:14
在东昆仑东段都兰县沟里乡战红山地区开展1∶2.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新填绘出一套早三叠世火山岩地层,主要为一套酸性火山岩局部夹灰岩组合,具海相喷发特点。火山岩主量元素显示为弱过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中等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富集,高场强元素Ti、Nb、Ta等亏损,构造环境显示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通过LA-ICP-MS方法获得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244.1±1.8 Ma,认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三叠世。结合东昆仑区域构造演化,认为战红山地区酸性火山岩地层是与东昆仑东段同时期大规模岛弧型花岗岩配套的弧火山岩,为早三叠世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是继东昆仑中段晚二叠世大灶火沟组的发现与建组之后,在东昆仑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存在火山活动的又一力证。
【文章来源】:地质通报. 2020,3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岩石学特征
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 主量元素
3.2 稀土元素
3.3 微量元素
4 锆石U-Pb年龄
4.1 锆石U-Pb测年
4.2 锆石特征
4.3 测试结果
5 构造环境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都兰县阿斯哈石英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特征[J]. 岳维好,周家喜. 地质通报. 2019(Z1)
[2]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乌妥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李瑞保,裴先治,李佐臣,裴磊,陈国超,陈有炘,刘成军,王生明. 岩石学报. 2018(11)
[3]青海东昆仑东段加当橄榄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孔会磊,李金超,栗亚芝,贾群子,国显正,张斌. 地质学报. 2018(05)
[4]青海东昆仑东段加当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 孔会磊,李金超,栗亚芝,贾群子,国显正. 地质与勘探. 2017(05)
[5]东昆仑东段浪木日上游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祁晓鹏,范显刚,杨杰,崔建堂,汪帮耀,范亚洲,杨高学,李真,晁文迪. 地质通报. 2016(11)
[6]东昆仑东段哈日扎石英闪长岩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国显正,贾群子,孔会磊,栗亚芝,李金超,马忠元,王宇.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5)
[7]东昆仑大灶火沟—万宝沟晚二叠世陆缘弧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J]. 史连昌,常革红,祁生胜,陈广庭,赵明福,徐博. 地质通报. 2016(07)
[8]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祁晓鹏,杨杰,范显刚,崔建堂,蔡振锋,曾献文,魏伟,屈小相,翟黎明. 中国地质. 2016(03)
[9]造山带岩浆作用的强度和旋回性:以东昆仑古特提斯花岗岩类岩基为例[J]. 马昌前,熊富浩,尹烁,王连训,高珂. 岩石学报. 2015(12)
[10]青海东昆仑哈西亚图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南卡俄吾,贾群子,唐玲,栗亚芝,李金超,孔会磊,代岩. 中国地质. 2015(03)
博士论文
[1]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古特提斯域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熊富浩.中国地质大学 2014
[2]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D]. 陈国超.长安大学 2014
[3]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D]. 李瑞保.长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东昆中构造带(东段)蛇绿岩与岛弧型侵入岩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魏博.长安大学 2015
[2]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形成年代研究[D]. 王学良.长安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54478
【文章来源】:地质通报. 2020,3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岩石学特征
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 主量元素
3.2 稀土元素
3.3 微量元素
4 锆石U-Pb年龄
4.1 锆石U-Pb测年
4.2 锆石特征
4.3 测试结果
5 构造环境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都兰县阿斯哈石英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特征[J]. 岳维好,周家喜. 地质通报. 2019(Z1)
[2]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乌妥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李瑞保,裴先治,李佐臣,裴磊,陈国超,陈有炘,刘成军,王生明. 岩石学报. 2018(11)
[3]青海东昆仑东段加当橄榄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孔会磊,李金超,栗亚芝,贾群子,国显正,张斌. 地质学报. 2018(05)
[4]青海东昆仑东段加当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 孔会磊,李金超,栗亚芝,贾群子,国显正. 地质与勘探. 2017(05)
[5]东昆仑东段浪木日上游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祁晓鹏,范显刚,杨杰,崔建堂,汪帮耀,范亚洲,杨高学,李真,晁文迪. 地质通报. 2016(11)
[6]东昆仑东段哈日扎石英闪长岩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国显正,贾群子,孔会磊,栗亚芝,李金超,马忠元,王宇.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5)
[7]东昆仑大灶火沟—万宝沟晚二叠世陆缘弧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J]. 史连昌,常革红,祁生胜,陈广庭,赵明福,徐博. 地质通报. 2016(07)
[8]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祁晓鹏,杨杰,范显刚,崔建堂,蔡振锋,曾献文,魏伟,屈小相,翟黎明. 中国地质. 2016(03)
[9]造山带岩浆作用的强度和旋回性:以东昆仑古特提斯花岗岩类岩基为例[J]. 马昌前,熊富浩,尹烁,王连训,高珂. 岩石学报. 2015(12)
[10]青海东昆仑哈西亚图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南卡俄吾,贾群子,唐玲,栗亚芝,李金超,孔会磊,代岩. 中国地质. 2015(03)
博士论文
[1]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古特提斯域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熊富浩.中国地质大学 2014
[2]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D]. 陈国超.长安大学 2014
[3]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D]. 李瑞保.长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东昆中构造带(东段)蛇绿岩与岛弧型侵入岩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魏博.长安大学 2015
[2]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及其形成年代研究[D]. 王学良.长安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54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5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