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八一沟流域滑坡物源稳定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01:48
汶川地震后,大量同震滑坡松散物质堆积于坡体,为次生滑坡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物源,泥石流流域的滑坡物源的稳定性评价对于泥石流活动的防治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震后八一沟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LISEM模型实现了流域尺度的滑坡物源稳定性评价。模拟结果显示,八一沟流域内滑坡物源极不稳定占比6.28%,欠稳定占比55.28%,表明震后八一沟内滑坡物源稳定性很差,在降雨作用下极易起动,滑坡泥石流活动暴发频率高。同时,基于GIS分析了不同稳定性分级滑坡物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滑坡物源分布的优势高程、坡度、坡向、距沟道的距离分别为1 500~2 100 m、45~60°、偏南向、50~100 m。该研究模型在震后泥石流流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的危险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及参考性。
【文章来源】:人民珠江. 2020,41(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典型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特征
表1 岩土与水文模拟参数 项目 参数 数值 岩土参数 土壤黏聚力/kPa 11 内摩擦角/(°) 30 重度/(t·m-3) 2.2 孔隙度/% 38.5 曼宁系数 0.1 水文参数 饱和渗透系数/(mm·min-1) 0.17 初始含水率/% 4.8 饱和含水率/% 464 模拟结果及验证
表2 物源稳定性分级 项目 极不稳定(<1.00) 欠稳定(1.00~1.05) 基本稳定(1.05~1.20) 稳定(>1.20) 面积/㎡ 156 675 1 270 525 528 525 342 800 百分比/% 6.82 55.28 22.99 14.91本文模拟是以震后崩滑堆积体为对象,基于震后的相关模拟参数进行稳定性评价,从模拟结果可知,在八一沟流域内崩滑体物源,极不稳定占比6.28%,欠不稳定占比55.28%,稳定以上占比38.44%,表明震后崩滑堆积体土体松散多处于休止状态,稳定性较差,在降雨作用下极易起动,滑坡泥石流活动暴发频率高,例如2010年暴发了“8·13”与“8·18”泥石流事件,其强度摧毁了流域内防治工程措施。震后八一沟流域内的崩滑体随着时间处于一个稳定恢复的过程,模拟预测的极不稳定区域往往活动频率高,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侵蚀活动的迹象。相关学者[15]研究表明,震后10 a汶川震区崩滑体活动已趋于平稳,仅有少量高活动崩滑体保持着活动迹象,植被恢复较差。结合野外调查与2018年遥感影像,确定实际高活动崩滑体40处,模拟得出的极不稳定崩滑体32处,其中出现重合的崩滑体29个(图3b)。为了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准确率(Precision Rate)和重合率(Overlay Rate)从预测的准确个数与重叠面积的角度去分析,经过计算准确率为67.4%,重合率为67.59%,虽然模拟整体效果仅在67%,但对于区域性的崩滑体稳定性评估其准确程度已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参数与地形参数的限制对模拟预测结果产生了影响,该模拟方法在震后泥石流流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的危险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震区震后土体入渗特征试验研究[J]. 宋国虎,崔鹏,郭晓军.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4)
本文编号:3066227
【文章来源】:人民珠江. 2020,41(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典型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特征
表1 岩土与水文模拟参数 项目 参数 数值 岩土参数 土壤黏聚力/kPa 11 内摩擦角/(°) 30 重度/(t·m-3) 2.2 孔隙度/% 38.5 曼宁系数 0.1 水文参数 饱和渗透系数/(mm·min-1) 0.17 初始含水率/% 4.8 饱和含水率/% 464 模拟结果及验证
表2 物源稳定性分级 项目 极不稳定(<1.00) 欠稳定(1.00~1.05) 基本稳定(1.05~1.20) 稳定(>1.20) 面积/㎡ 156 675 1 270 525 528 525 342 800 百分比/% 6.82 55.28 22.99 14.91本文模拟是以震后崩滑堆积体为对象,基于震后的相关模拟参数进行稳定性评价,从模拟结果可知,在八一沟流域内崩滑体物源,极不稳定占比6.28%,欠不稳定占比55.28%,稳定以上占比38.44%,表明震后崩滑堆积体土体松散多处于休止状态,稳定性较差,在降雨作用下极易起动,滑坡泥石流活动暴发频率高,例如2010年暴发了“8·13”与“8·18”泥石流事件,其强度摧毁了流域内防治工程措施。震后八一沟流域内的崩滑体随着时间处于一个稳定恢复的过程,模拟预测的极不稳定区域往往活动频率高,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侵蚀活动的迹象。相关学者[15]研究表明,震后10 a汶川震区崩滑体活动已趋于平稳,仅有少量高活动崩滑体保持着活动迹象,植被恢复较差。结合野外调查与2018年遥感影像,确定实际高活动崩滑体40处,模拟得出的极不稳定崩滑体32处,其中出现重合的崩滑体29个(图3b)。为了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准确率(Precision Rate)和重合率(Overlay Rate)从预测的准确个数与重叠面积的角度去分析,经过计算准确率为67.4%,重合率为67.59%,虽然模拟整体效果仅在67%,但对于区域性的崩滑体稳定性评估其准确程度已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参数与地形参数的限制对模拟预测结果产生了影响,该模拟方法在震后泥石流流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的危险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震区震后土体入渗特征试验研究[J]. 宋国虎,崔鹏,郭晓军.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4)
本文编号:3066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6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