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地震体可视化自适应优化及图像远程传输技术
发布时间:2021-03-06 10:27
三维可视化技术作为石油地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地震体数据格式越发丰富,数据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何高效处理这些格式更多样、规模更庞大的数据是地震数据可视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为进一步支持远程交互式可视化,还需将地震图像进行高效的网络传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针对非常规存储方向数据预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局部导入内存的方法进行数据读取,有效降低地震体数据预处理时间;(2)针对交互效率与显示质量之间的矛盾,结合多分辨率绘制思想,设计自适应的两阶段绘制策略,该策略既可以满足体交互显示的实时性,又可以保证最终绘制结果的显示质量;(3)针对相关体块对比观察时存在场景重复初始化和观测参数不能复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快照显示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观察者发现相关地震体块之间的相关性与差异性;(4)针对有限网络带宽下高质量地震图像快速传输的需求,提出ROIP渐进式传输与显示技术,该技术优先将感兴趣区域发送到用户端,减少传输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本文将上述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地震采集设计系统中,测试结果表明针对非常规存储方向数据预处理...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第2章 地震体数据可视化相关技术
2.1 八叉树结构介绍
2.1.1 体数据的八叉树组织
2.1.2 八叉树存储方式的优势
2.2 大规模数据体绘制技术
2.2.1 常用的体绘制技术介绍
2.2.2 基于LOD的大规模地震体数据体绘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规模地震数据预处理优化
3.1 地震数据预处理的过程
3.2 非常规存储方向地震数据快速读取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地震体数据可视化显示质量与交互效率优化
4.1 基于内存资源的自适应阈值调节
4.2 体显示的自适应两阶段绘制
4.3 基于快照的自适应交互绘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质量地震图像快速传输
5.1 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与编码工具
5.2 JPEG2000图像编码过程
5.3 感兴趣区优先的地震图像传输技术
5.3.1 地震图像感兴趣区域生成
5.3.2 地震图像渐进式传输的架构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果展示与实验分析
6.1 硬件与软件环境
6.2 原始数据预处理性能测试
6.3 可视化交互与显示测试
6.3.1 自适应两阶段绘制效果展示与性能测试
6.3.2 快照功能效果展示与性能测试
6.4 地震图像传输效果展示与性能测试
6.4.1 JPEG2000不完整码流解码效果展示
6.4.2 图像压缩与传输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况划分的大规模电厂机组控制数据可视化探索[J]. 纪连恩,陈宗艳,黄凯鸿,赵妮,孔雨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9(02)
[2]GeoEast纵波VTI各向异性速度分析[J]. 李桂芳,耿伟峰,张旭东,王雪梅,王宏,刘增强.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8(Z1)
[3]支持多用户的三维地震体远程可视化关键技术[J]. 纪连恩,赵妮,梁适宜,黄博. 系统仿真学报. 2018(07)
[4]基于改进光线投射算法的体数据显示[J]. 嵇杰,王昀.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7(09)
[5]复杂地表平原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研究[J]. 孙希杰,王静,叶树刚,李淅龙,王树威. 科技视界. 2015(33)
[6]探地数据可视化研究[J]. 原达,刘日晨,袁晓如.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5(01)
[7]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J]. 刘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5)
[8]基于深度八叉树的三维数据场LOD可视化[J]. 马晓晨,孔小利. 计算机应用. 2010(01)
[9]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原理及方法[J]. 张二华,高林,马仁安,杨静宇.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7(03)
[10]基于OpenGL的电子经纬仪可视化工业测量系统[J]. 仝志民,唐文彦,马强,孙和义. 测控技术. 2007(04)
硕士论文
[1]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大规模地震数据的快速加载机制[D]. 白鑫.吉林大学 2013
[2]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 肖汉.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6933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第2章 地震体数据可视化相关技术
2.1 八叉树结构介绍
2.1.1 体数据的八叉树组织
2.1.2 八叉树存储方式的优势
2.2 大规模数据体绘制技术
2.2.1 常用的体绘制技术介绍
2.2.2 基于LOD的大规模地震体数据体绘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规模地震数据预处理优化
3.1 地震数据预处理的过程
3.2 非常规存储方向地震数据快速读取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地震体数据可视化显示质量与交互效率优化
4.1 基于内存资源的自适应阈值调节
4.2 体显示的自适应两阶段绘制
4.3 基于快照的自适应交互绘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质量地震图像快速传输
5.1 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与编码工具
5.2 JPEG2000图像编码过程
5.3 感兴趣区优先的地震图像传输技术
5.3.1 地震图像感兴趣区域生成
5.3.2 地震图像渐进式传输的架构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果展示与实验分析
6.1 硬件与软件环境
6.2 原始数据预处理性能测试
6.3 可视化交互与显示测试
6.3.1 自适应两阶段绘制效果展示与性能测试
6.3.2 快照功能效果展示与性能测试
6.4 地震图像传输效果展示与性能测试
6.4.1 JPEG2000不完整码流解码效果展示
6.4.2 图像压缩与传输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况划分的大规模电厂机组控制数据可视化探索[J]. 纪连恩,陈宗艳,黄凯鸿,赵妮,孔雨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9(02)
[2]GeoEast纵波VTI各向异性速度分析[J]. 李桂芳,耿伟峰,张旭东,王雪梅,王宏,刘增强.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8(Z1)
[3]支持多用户的三维地震体远程可视化关键技术[J]. 纪连恩,赵妮,梁适宜,黄博. 系统仿真学报. 2018(07)
[4]基于改进光线投射算法的体数据显示[J]. 嵇杰,王昀.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7(09)
[5]复杂地表平原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研究[J]. 孙希杰,王静,叶树刚,李淅龙,王树威. 科技视界. 2015(33)
[6]探地数据可视化研究[J]. 原达,刘日晨,袁晓如.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5(01)
[7]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J]. 刘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5)
[8]基于深度八叉树的三维数据场LOD可视化[J]. 马晓晨,孔小利. 计算机应用. 2010(01)
[9]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原理及方法[J]. 张二华,高林,马仁安,杨静宇.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7(03)
[10]基于OpenGL的电子经纬仪可视化工业测量系统[J]. 仝志民,唐文彦,马强,孙和义. 测控技术. 2007(04)
硕士论文
[1]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大规模地震数据的快速加载机制[D]. 白鑫.吉林大学 2013
[2]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 肖汉.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6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6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