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地震会商系统设计、原理及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4-02 22:42
为适应地震会商业务信息化需求,支撑地震业务数据加工、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工作,设计地震会商技术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以自定义流程为驱动,灵活适应需求变更,引入低代码开发技术策略,通过开放平台,提供专业用户参与开发和自定义云端部署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为适应地震分析预报的科研型业务特点,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引入敏捷式开发理念,有效填补了科研成果到业务应用转化的鸿沟。经3年建设实践,该系统于2019年在地震系统业务单位试点应用,试用结果证明,系统设计模式和使用方法符合地震会商业务特点,行业内现有用户已突破2 000人。
【文章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41(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7层体系结构
采用可视化编程方法,结合4大学科和各单位实际情况,业务人员可定制编写业务流程,经测试可直接部署到地震数据备份中心的云计算平台,实现流程即服务(FaaS)的工作模式,开展自助式流程编写、流程测试、流程部署和运维。系统技术框架设计见图3。3 结论与展望
地震会商主要遵循“长、中、短、临”渐近式预报思路,通过对测震资料、地球物理场资料宏、微观异常的系统分析,得出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地震会商业务按照会商类型可分为4大类8小类,其中4大类会商分别是周月会商(含周震情监视例会、月会商、紧急会商、加密监视会商)、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含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年中地震趋势跟踪会商)、震后趋势会商和专题震情会商。地震会商业务开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地震监测手段和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研判某一地区、时间范围内的震情形势。图1给出从地震孕育到发生全周期过程的地震科学知识图谱。必须承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图1中许多自然现象的认识仍在不断演化。因此,从研究对象特点看,地震会商业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属性。地震预测预报科学需要依据观测数据来认识地球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开放复杂巨系统(戴汝为等,2004)的特点。地震会商是依据观测资料和预报员经验,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地震孕育、复发和震后趋势的过程,最终通过研讨、综合集成给出会商意见。若将地震预报业务定义为一种典型的科研型业务,则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即为服务于科研型业务的专有工具,目标是实现地震预报人员获取信息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为适应地震会商业务信息化需求,支撑地震业务数据加工、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工作,2017年开始设计地震会商技术系统软件平台。系统将分散数据有组织地收集起来,在完成信息生成的同时,为预报员提供震情发展的定量化决策参考。地震会商技术系统是根据地震会商对数据资料分析和处理的要求,支撑各种观测资料自动化处理、信息自动汇集和推送的一体化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立体可视化震情会商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J]. 陈石,蒋长胜,李艳娥,张东宁,张怀,陈学忠,卢红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 (03)
[2]综合集成方法与专家挖掘[J]. 顾基发,宋武琪,朱正祥. 前沿科学. 2010(04)
[3]基于综合集成的研讨厅体系与系统复杂性[J]. 戴汝为,李耀东.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04)
[4]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理论框架、设计与实现[J]. 李耀东,崔霞,戴汝为.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01)
[5]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研制[J]. 戴汝为,操龙兵.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3)
[6]研讨厅系统实现方法及技术的研究[J]. 胡晓惠.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06)
本文编号:3116096
【文章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41(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7层体系结构
采用可视化编程方法,结合4大学科和各单位实际情况,业务人员可定制编写业务流程,经测试可直接部署到地震数据备份中心的云计算平台,实现流程即服务(FaaS)的工作模式,开展自助式流程编写、流程测试、流程部署和运维。系统技术框架设计见图3。3 结论与展望
地震会商主要遵循“长、中、短、临”渐近式预报思路,通过对测震资料、地球物理场资料宏、微观异常的系统分析,得出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地震会商业务按照会商类型可分为4大类8小类,其中4大类会商分别是周月会商(含周震情监视例会、月会商、紧急会商、加密监视会商)、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含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年中地震趋势跟踪会商)、震后趋势会商和专题震情会商。地震会商业务开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地震监测手段和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研判某一地区、时间范围内的震情形势。图1给出从地震孕育到发生全周期过程的地震科学知识图谱。必须承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图1中许多自然现象的认识仍在不断演化。因此,从研究对象特点看,地震会商业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属性。地震预测预报科学需要依据观测数据来认识地球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开放复杂巨系统(戴汝为等,2004)的特点。地震会商是依据观测资料和预报员经验,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地震孕育、复发和震后趋势的过程,最终通过研讨、综合集成给出会商意见。若将地震预报业务定义为一种典型的科研型业务,则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即为服务于科研型业务的专有工具,目标是实现地震预报人员获取信息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为适应地震会商业务信息化需求,支撑地震业务数据加工、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工作,2017年开始设计地震会商技术系统软件平台。系统将分散数据有组织地收集起来,在完成信息生成的同时,为预报员提供震情发展的定量化决策参考。地震会商技术系统是根据地震会商对数据资料分析和处理的要求,支撑各种观测资料自动化处理、信息自动汇集和推送的一体化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立体可视化震情会商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J]. 陈石,蒋长胜,李艳娥,张东宁,张怀,陈学忠,卢红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 (03)
[2]综合集成方法与专家挖掘[J]. 顾基发,宋武琪,朱正祥. 前沿科学. 2010(04)
[3]基于综合集成的研讨厅体系与系统复杂性[J]. 戴汝为,李耀东.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04)
[4]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理论框架、设计与实现[J]. 李耀东,崔霞,戴汝为.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01)
[5]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研制[J]. 戴汝为,操龙兵. 管理科学学报. 2002(03)
[6]研讨厅系统实现方法及技术的研究[J]. 胡晓惠.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06)
本文编号:3116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1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