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文化村:科学内涵、建设内容与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06 11:43
伴随着"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地质文化村成为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地质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地质文化村的六维属性为切入点,探讨了地质文化村的空间载体、建设主题、利益主体、主要功能、行为准则、价值导向等内涵,提出地质文化村是以村域为空间载体,以突出"地质+"或"+地质"文化为主题,以共建共享为发展模式,以多元化功能为特征,以"轻质建设"和"生态旅游"为基准,以人地关系和谐为目标的特色村落。建设重点应以乡村五大振兴为总纲,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地质文化产品IP、高效产业及项目、多元人才体系、地质保护措施、文化村管理机构等方面开展;未来应通过强化规划衔接、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全国试点、加大资金投入、搭建宣传营销平台和进行系统培训等路径,促进地质文化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地质论评. 2020,66(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科学内涵
1.1 空间载体:以村域为基本单元
1.2 建设主题:以“地质+”或“+地质”为核心内容
1.3 利益主体:以共建共享为发展模式
1.4 主要功能:以多元化功能为本质特征
1.5 行为准则:以“轻质建设”+“生态旅游”为基准方式
1.6 价值导向:以人地关系和谐为发展目标
2 建设内容
2.1 夯实基础: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2.2 产业振兴:建设发展高效产业和项目
2.3 文化振兴:挖掘与创新地质文化IP(品牌)
2.4 生态振兴:明确地质保护范围、类型和措施
2.5 人才振兴:构建多元人才体系
2.6 组织振兴:成立地质文化村管理机构
3 实施路径
3.1 强化规划衔接
3.2 制定行业标准
3.3 开展全国试点
3.4 加大资金投入
3.5 宣传营销平台
3.6 进行系统培训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J]. 吴亮君,朱海燕,陈伟海,容悦冰,莫大桂,容海莲. 地质论评. 2019(05)
[2]延安地质遗迹特征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方案[J]. 吕艳,张茂省,孙萍萍,冷艳秋,董英,刘旋,姬梓维,梁晨. 西北地质. 2019(02)
[3]关中盆地城市群地质遗迹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J]. 丁华,张茂省,苟青青,董英,孙萍萍,吕艳. 西北地质. 2019(02)
[4]浙江白雁坑村被命名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J]. 城市规划通讯. 2018(24)
[5]中国城市地质调查进展与展望[J]. 张茂省,王化齐,王尧,董英,孙萍萍. 西北地质. 2018(04)
[6]基于两山理论的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探讨[J]. 唐承财,郑倩倩,王晓迪,邹兆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2)
[7]民生地质如何精准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杜少喜,钞中东,游军,杨克俭. 矿产勘查. 2018(09)
[8]贵州六盘水月照旅游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保护[J]. 赵洪飞,鲁明,赵小菁. 贵州地质. 2018(01)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 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 农村经济. 2018(01)
[10]做好传统地质、建好绿水青山 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钟自然. 地质论评. 2018(01)
本文编号:3121371
【文章来源】:地质论评. 2020,66(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科学内涵
1.1 空间载体:以村域为基本单元
1.2 建设主题:以“地质+”或“+地质”为核心内容
1.3 利益主体:以共建共享为发展模式
1.4 主要功能:以多元化功能为本质特征
1.5 行为准则:以“轻质建设”+“生态旅游”为基准方式
1.6 价值导向:以人地关系和谐为发展目标
2 建设内容
2.1 夯实基础: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2.2 产业振兴:建设发展高效产业和项目
2.3 文化振兴:挖掘与创新地质文化IP(品牌)
2.4 生态振兴:明确地质保护范围、类型和措施
2.5 人才振兴:构建多元人才体系
2.6 组织振兴:成立地质文化村管理机构
3 实施路径
3.1 强化规划衔接
3.2 制定行业标准
3.3 开展全国试点
3.4 加大资金投入
3.5 宣传营销平台
3.6 进行系统培训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J]. 吴亮君,朱海燕,陈伟海,容悦冰,莫大桂,容海莲. 地质论评. 2019(05)
[2]延安地质遗迹特征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方案[J]. 吕艳,张茂省,孙萍萍,冷艳秋,董英,刘旋,姬梓维,梁晨. 西北地质. 2019(02)
[3]关中盆地城市群地质遗迹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J]. 丁华,张茂省,苟青青,董英,孙萍萍,吕艳. 西北地质. 2019(02)
[4]浙江白雁坑村被命名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J]. 城市规划通讯. 2018(24)
[5]中国城市地质调查进展与展望[J]. 张茂省,王化齐,王尧,董英,孙萍萍. 西北地质. 2018(04)
[6]基于两山理论的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探讨[J]. 唐承财,郑倩倩,王晓迪,邹兆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2)
[7]民生地质如何精准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杜少喜,钞中东,游军,杨克俭. 矿产勘查. 2018(09)
[8]贵州六盘水月照旅游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保护[J]. 赵洪飞,鲁明,赵小菁. 贵州地质. 2018(01)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 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 农村经济. 2018(01)
[10]做好传统地质、建好绿水青山 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钟自然. 地质论评. 2018(01)
本文编号:3121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