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重点地震监视区敏感台站的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22:12
  识别显著影响重点监视区地震检测能力的"敏感台站",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地震台网运行维护和加强相关区域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的监视跟踪工作有重要意义。利用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震台站进行"检测能力评分"(Dscore)和"缺失评分"(Missing Score)方式进行识别研究,以龙门山断裂南段强震危险区为例的重点监视区"敏感台站"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1个台站的"检测能力评分"及"缺失评分",可识别对重点监视区地震检测能力影响最大的台站,给出台站停止运行引起的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变化,并探讨了多台站停止运行等造成影响的极限情况。上述"敏感台站"的识别方式,可为地震台网运行维护、针对特定目标区的地震监视跟踪和进一步的台网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地震.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重点地震监视区敏感台站的识别研究


研究区内地震台站、 历史大地震及监视目标区分布

分布情况,最小完整性震级,正常运行,分布情况


为了直观地看到地震台站对于研究区监测能力的影响情况, 通过PMC方法计算得到所有台站正常运行时研究区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P的分布(图2), 以及某些台站停止运行后研究区内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变化情况。 图3所示的即为检测能力评分最高的4个台站停止运行后, 研究区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P的变化分布情况。2.2 监视目标区“敏感台站”的识别

缺失,检测能力,最小完整性震级


图4“缺失评分”最高的4个台站停止运行后研究区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P的变化情况图6 “缺失评分”最高的两个台站及三个台站组合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变化及台站组合缺失后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和台站检测能力评分(2008—2015年)[J]. 王亚文,蒋长胜,刘芳,毕金孟.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7)
[2]利用PMC方法评估地震台阵的地震检测能力——以西昌流动地震台阵为例[J]. 蒋长胜,房立华,韩立波,王未来,郭路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3)



本文编号:3122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2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