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束鹿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与致密油藏特征

发布时间:2021-04-07 16:03
  随着水平钻井及水力压裂技术的普及,以致密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国际上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研究工作主要在泥页岩中展开,对于细粒碳酸盐岩研究较少,对陆源机械成因的碳酸盐岩研究更少。束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南部,为一个继承性发育的单断箕状凹陷。束鹿凹陷沙三下陆源碳酸盐岩中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已发现7口工业油流井,成为近期渤海湾盆地非常规致密油勘探的重要探区。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陆源碳酸盐岩以巨厚的泥灰岩和碳酸盐砾岩为主,岩性致密,平面和垂向相变快,储集空间类型复杂,研究难度大;同时由于地震资料品质的问题,将整个沙三下亚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对其内部岩相的展布研究也较为粗略,都制约下一步勘探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利用岩心、薄片、X衍射等资料对研究区岩石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综合各项资料展开层序地层划分工作,建立等时格架;最后,剖析现有油藏,总结成藏控制因素,建立束鹿凹陷致密油藏的成藏模式,提出下一步的可能勘探目标。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3点认识:1.本区沙三下亚段岩性可分为以下五类:砾岩、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和泥岩。砾岩可进一步分为颗粒支撑陆源砾岩、颗粒支撑混源砾岩、...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束鹿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与致密油藏特征


技术路线图

冀中坳陷,构造单元


束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西南部,北以衡水大断裂为界,南到小刘村凸起,新河断裂为界,西到宁晋凸起,是一个古近纪形成的东断西超,呈 NNE-SS布的箕状断陷盆地(图 2-1)。束鹿凹陷在沙三下亚段时期,沉积了巨厚的碳质砂砾岩及泥灰岩,是冀中坳陷重要的油气勘探区,面积约 700km2。

分区图,凹陷构造


束鹿凹陷构造分区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J]. 陈世加,张焕旭,路俊刚,杨跃明,刘超威,王力,邹贤利,杨家静,唐海评,姚宜同,黄囿霖,倪帅,陈莹莹.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02)
[2]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发方式探讨[J]. 李忠兴,屈雪峰,刘万涛,雷启鸿,孙华岭,何右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02)
[3]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J]. 张君峰,毕海滨,许浩,赵俊龙,喻廷旭,赵达,耿昀光.  石油学报. 2015(02)
[4]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与启示[J]. 王志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1)
[5]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J]. 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侯连华,查明,付金华,邵雨,刘可禹,曹宏,袁选俊,陶士振,唐晓明,王岚,李婷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1)
[6]松辽盆地齐家地区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J]. 施立志,王卓卓,张革,张永生,邢恩袁.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01)
[7]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致密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J]. 赵贤正,朱洁琼,张锐锋,鱼占文,王吉茂,郭永军.  石油学报. 2014(04)
[8]致密储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 曾溅辉,杨智峰,冯枭,乔俊程,张忠义.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6)
[9]二连盆地阿南洼槽岩性油藏及致密油勘探潜力[J]. 李秀英,肖阳,杨全凤,刘兰英,吴忠,余小林,冯小英,赵智鹏.  中国石油勘探. 2013(06)
[10]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J].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李登华,郑民.  石油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束鹿凹陷湖相泥灰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研究[D]. 王少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



本文编号:3123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3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