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纪至今热史及成熟度演化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18:56
  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盆地中具有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碳沥青以及油砂,表明该地区石炭系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但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现今地温场、热史及成熟度演化史不清楚,制约着油气的资源潜力评价。本次研究共采集了300余个样品测试了500余个数据,并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评价了该区石炭系烃源岩特征;利用了56口井的测温数据研究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现今地温场;测试和整理收集了18个裂变径迹数据及178个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利用了古温标法揭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热史;并以烃源岩特征、热史为基础,使用了先进的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成熟度史。研究得出:(1)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为Ⅱ1型型,处于一个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整体评价为中等-好的烃源岩。(2)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别为24.1°C/km,53.1mW/m2,具有构造稳定区的低温型地温场特征。(3)石炭纪以来经历了5个热演化阶段:石炭纪-晚三叠世持续增温阶段,在中三叠世达到地温梯度高峰阶段,最大...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纪至今热史及成熟度演化史研究


技术路线图

青海油田,地理位置,研究院,青藏高原北部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地理位置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分别被祁连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限,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新生代山间盆地。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范围大致在东经 96°~98°,北纬 36°15’~37°30’之间,构造区划属北缘块断带的东段,北以宗务隆山为界,南至埃姆尼克山山前,勘探面积 13100km2(图 2-1)。

井位图,井位图,构造单元划分


南界为埃北断裂;埃姆尼克凸起北界为埃北断裂,南界为埃南断裂,成“两凹两凸”的格局(图2-2)。图 2-2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井位图2.3 地层研究区周缘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元古界震旦亚界达肯大坂群;下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缺失二叠系,三叠系的地层;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渐新统3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柴达木盆地地质图说明书,1999)。本文仅以中新生界及下伏古生界石炭系作为研究目的层(图2-3)。(1)石炭系石炭系分布于本区尕海南山及牦牛山两侧,为一套滨浅海相3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沉积,总厚度大于 2500 米。其与上覆侏罗系和下伏震旦亚界以及泥盆系均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依化石成果将该系划分下、上两个统;其中石炭系上统包括:城墙沟组(C1c),怀头他拉组(C1h),岩性为暗紫红色巨层砂砾岩及泥钙质砂岩夹泥灰岩、巨层灰岩夹泥灰岩;下统包括:克鲁克组(C2k)和扎布萨尕秀组(C2zh),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夹煤线与灰岩、泥灰岩互层,灰绿色厚层砂泥岩及灰岩夹煤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柴达木盆地地温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李宗星,高俊,李文飞,吴剑锋,刘成林,马寅生.  地学前缘. 2016(05)
[2]柴达木盆地现今大地热流与晚古生代以来构造-热演化[J]. 李宗星,高俊,郑策,刘成林,马寅生,赵为永.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0)
[3]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热”岩石圈厚度演化[J]. 左银辉,李佳蔚,李文正,郝情情.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4)
[4]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史[J]. 左银辉,张旺,李兆影,李佳蔚,郝情情,胡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7)
[5]查干凹陷热史及油气成藏期次[J]. 左银辉,李新军,孙雨,常俊合,李新海,朱其,詹新,何长江.  地质与勘探. 2014(03)
[6]基于新钻井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分布及控制因素的再认识[J]. 商琳,戴俊生,王彤达,曹国娟,叶志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7]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前景[J]. 葛岩,刘成林,谢英刚,胡云亭,马寅生,公王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2)
[8]查干凹陷大地热流[J]. 左银辉,邱楠生,邓已寻,饶松,徐深谋,李建国.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9)
[9]查干凹陷中、新生代热史及烃源岩热演化[J]. 左银辉,马维民,邓已寻,郝情情,李新军,郭俊梅,冉庆,汪立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3)
[10]磷灰石裂变径迹及(U-Th)/He分析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J]. 李宗星,赵平,孙占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4)



本文编号:3128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8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6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