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2019-12-26湖北应城M4.9地震强震动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3 08:24
  对2019-12-26湖北应城M4.9地震的强震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分析地震动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记录的峰值加速度(PGA)随距离衰减较快;场地效应、上盘效应和破裂方向性效应共同导致地震动产生巨大差异。对应城地震台的强震记录进行旋转,其顺断层方向记录与垂直断层向和垂直向记录差异明显,存在一段周期约为0.3 s的类简谐强震动,与以走滑为主的震源机制相吻合。 

【文章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19-12-26湖北应城M4.9地震强震动特征分析


断层上盘和下盘场地记录水平向PGA对比

波形,应城,反应谱,加速度


在强震台网中,应城地震台距皂市断层地表迹线小于500 m(图1),在此次地震中捕获到重要的强震记录。为更加直观地分析地震记录与震源破裂的关系,将水平向分量进行旋转,使其方向与断层走向一致。具体来说,先将东西向与南北向记录在平面内合成矢量,再投影到顺断层走向方向和垂直断层走向方向,旋转后的三分量记录时程曲线及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如图6(5%阻尼比)所示。由于离震源较近,垂直向分量P波与S波的幅值接近,其中S波幅值与水平方向相当。同时,顺断层走向方向记录的S波在峰值后存在一段持续约2.5 s的类简谐强震动,而在该时段内垂直断层走向方向和垂直向震动迅速衰减。从频域角度分析,加速度反应谱在0.3 s附近存在明显差异,顺断层走向方向和垂直断层走向方向的反应谱明显高于垂直向,而顺断层走向方向的反应谱约为垂直断层走向方向的2倍,这与以走滑为主兼逆冲的震源机制相吻合[1]。6 结 语

波形,断层,分量,波形


根据图1在上盘沿断层展布方向选择烟店台、李店台、义堂台为一组观测点,选择道桥台、城隍台、马口台为另一组观测点,郎君台因位于中性区而被剔除。理论上,方向性效应在垂直断层方向记录上的表现应最为明显,但由于这2组观测点的场地条件存在明显不同,方向性效应和场地效应均导致水平向地震动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地震动垂直向分量受场地的影响程度远小于水平向分量,因此本文采用垂直向记录进行分析,以减少场地效应的影响。图4为2组观测点垂直向加速度时程曲线,其中左图为震中以南的观测点曲线,右图为震中以北的观测点曲线,图中D为震中距。从图4可以看出,左图S波峰值高、衰减快,右图S波峰值小、时间过程较平稳,持续时间长。初步认为,震中以南为断层破裂方向前方,震中以北为后方,该结论有待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后进行验证。通过积分获取2组观测点的速度时程,结果表明,并未观测到速度大脉冲,可能与震级(破裂面)较小有关。4 上盘效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谱比法的我国强震台站场地分类[J]. 温瑞智,冀昆,任叶飞,王宏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6)
[2]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及其对工程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贾俊峰,杜修力,韩强.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1)
[3]川滇地区中小震地震动衰减特征分析[J]. 喻畑,崔建文,李小军,杨黎薇.  中国地震. 2014(03)
[4]芦山地震地震动上下盘效应研究[J]. 喻畑,赵亚敏,陆鸣.  震灾防御技术. 2014(03)
[5]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J]. 俞言祥,李山有,肖亮.  震灾防御技术. 2013(01)
[6]Site effect on strong-motion records of the 2011 Mw9.0 Tohoku earthquake in Japan[J]. Li Heng1,2, Wang Ping1,2, Feng Qian1,2, Li Guanghong1,2 and Zhang Xinlin3 1Institute of Seism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Wuhan 430071,China 2Wuhan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Wuhan 430071,China 3Earthquak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kyo,Tokyo 113-0032,Japa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1(03)
[7]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J]. 刘启方,袁一凡,金星,丁海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01)

博士论文
[1]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的规定[D]. 耿淑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5



本文编号:3134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34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